分卷阅读211(1 / 2)
诉说着自己的经历。
她本名项敬惠,与巡盐御史项敬泽乃同胞兄妹,乍一看去,相貌一模一样,唯相熟之人,才能区分一二。
她的父亲是位举人,少时家中还算殷实,项敬泽于读书一道上也算有天分,只是心性顽皮,项父为了激励他,便让项敬惠同他一起读书。
每次项敬泽考完试,项父都会让他默写考题,给项敬惠作答,再比较两人的优劣。
虽为“竞争对手”,但兄妹二人的关系日益亲厚,两人志同道合,常在一起针砭时弊,合写策论到深夜。
后来父母相继因病去世,他们相依为命,一同渡过难关。
项敬泽入京赶考时,项敬惠同行,在半道遇上剪径的毛贼,幸得混迹江湖的严泰相救,这才免于灾祸。
严泰一路护送他们入京。
项敬泽考中进士,授官留在京城,彼时项敬惠与严泰两情相悦,互许终生。
项敬惠入京之后开拓了眼界,想要游历四方,便与兄长辞别,同严泰一起闯荡江湖。
去年年初,她在四川游历时,收到兄长来信,信中说他被朝廷授为巡盐御史,奉命赴蜀巡察盐政。
项敬惠喜出望外,特意在成都府租了一处宅院,等待他的到来。
甚至估算出他的脚程,于他抵达成都府的前一天,同严泰赶路五十里前去迎接。
谁能料到,赶到官驿附近时,竟看到兄长被“山匪”一刀刺入要害,倒在血泊中。
她在成都府游历,见过各个衙署的吏役,领头的山匪分明就是臬司衙门的捕头!
她如坠冰窖。
“你兄长死在官府之手,你不信任官府,也不相信朝廷,但为了替他讨回公道,才故意假扮成他,深入虎穴调查真相。”
说到这里,谢明灼已洞悉她的计划。
“是,”项敬惠含恨落泪,“他们杀人之后就离开,想必是为了等人发现,报到官府后才上报朝廷,换一个听话的巡盐御史。我偏不要如他们的愿,我偏要叫他们付出代价!”
“听话的巡盐御史?”
“兄长在信中提及,他一定要查出盐务之弊,还四川盐政之清平。”项敬惠不敢隐瞒,“他知道此行会有危险,可他说滕公对他寄予厚望,他愿意亲身入蜀,为朝廷效力。”
朝堂上能被称为“滕公”的,也就只有吏部右侍郎滕世通。
这就很有意思了。
左侍郎方绩或与盐利有勾连,右侍郎又派遣专人前去巡察。
表面上是为了揭开盐政之腐败,实质上是两方暗中的博弈。
先不论滕世通在其中有多少私心,至少他占据着大义,若能彻底揭露盐政之痈,既能让方绩损兵折将、前功尽弃,也能还盐政一片清平。
一举两得。
谢明灼感慨万千:“项御史碧血丹心,舍生取义,待此案查清,朝廷必不会忘了他的忠义,也定会还他一个公道。”
“罪民叩谢公主殿下。”项敬惠当即俯跪叩首。
严泰跟着她一起。
谢明灼示意姜晴扶她起身,目光落向她的脖颈:“你的伤是怎么回事?”
“兄长除了腹部中刀,在反抗时右手手腕也划了一条口子。”项敬惠轻描淡写道,“我假扮兄长,担心去巡抚衙门报道时叫人认出,便也仿照他腕上的伤口,划了自己一刀,如此也正好借口右手不能书写,以免字迹不同暴露身份。”
硬生生废了自己的右手,需要多大的勇气?
谢明灼心生钦佩,神色愈发温和:“你的嗓音?”
“故意用烟熏坏了,”项敬惠竟自得笑了笑,颇有几分讨夸的意思,“我骗他们养伤期间误食了有毒的野果,毒坏了嗓子。”
“脖颈处又是为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