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4(2 / 2)

加入书签

“首先是他们还在务农的时候,有一位神秘的老人突然出现,为吕雉相面,说她是贵人。又说吕雉之贵,来源于她的儿子刘盈。之后问起女儿鲁元,也说是贵人。”好家伙,田间地头突现三个贵人,明月语带调侃,“老人走了之后,刘邦出现了,听妻子转述了刚刚发生的事,拔腿就去追这个老人,向他询问自己的面相,原来那母子三人之贵,都来源于刘邦啊。”

“当然了,史书中把这件事记载得非常正能量,老人会愿意为这几人相面,是因为他路过时向吕雉讨水喝。吕雉心善,不仅给他喝水,还附赠了一些吃的。正义之举必然会得到回报,于是吕雉和刘邦得到了这次批命。等刘邦登基后再想去找这位老人,却根本不知道他在何处了。”明月觉得,这段故事和吕公嫁女时的那段故事,应该出自一人之手。

毕竟两段故事都和相面息息相关,区别在于,前者以老人的神秘突显了谶言的真实性,后者更倾向于突出刘邦的个人魅力。

“刘邦当亭长的时候,押送一群人去骊山服役,结果半路上人都跑了,他这个人的性子大家也清楚,索性直接把所有人都放了,走之前还卖了个惨,勾搭了十几个壮士跟他一起逃走,大家都藏匿在山沟沟里。”

“官府找不到刘邦,索性就抓吕雉入狱,好家伙,原来农妇还不是她的人生最低谷,囚犯才是。”真是不得不佩服她,明月想到那些遇到些许挫折就感慨人生完蛋的人,感受到了人生的参差,人生是不会轻易完蛋的,“刘邦广交豪杰的好处这时也体现出来了,他有一个担任过狱吏的好友,在看到吕雉被看守欺辱后,愤起打伤了对方,后来也是刘邦的几位好友一同出力,吕雉才能平安无事地出狱。”

“合理怀疑那些古早虐文里,女主替男主入狱的情节,都是从这里找到的灵感。”明月在心里吐槽,替男主入狱,还能勉强解释成为了爱情,那些替男主白月光入狱的女主,她就完全不能理解了,爱屋及乌能到这种地步吗?“但是咱们吕雉可是大女主,她才不在意什么虚无缥缈的爱。”

“在刘邦藏身的这座山里,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明月啧啧称奇,“首先是吕雉直接参与的云气事件,云气也被戏称为卫星定位,效果就是字面的意思,刘邦藏在山里,吕雉去送饭的时候总能一下子就找到他的藏身之处。”

“刘邦觉得很奇怪,就去问吕雉。”明月又开始在心里吐槽了,这段对话里面,夫妻俩的表演痕迹也太重了吧,“吕雉就说,刘邦的头顶有一股云气,循着云气就能直接找到他。”

“瞧见没,这就是秦朝的卫星定位,领先世界千年。”明月开了个玩笑,“除此之外,还有刘邦夜斩白蛇,由此引申出他是赤帝子等等传奇故事,可信度都不太高,不过史书上确实是这么记载的。”

“除了云气事件之外,其余这几件事情都与吕雉间接相关,毕竟刘邦在山里蹲着,舆论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吕雉和吕家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等到起义之后,吕家的助力就更多了,毕竟他们家算得上是一方富户。”

“古语有云,穷文富武,并不是说穷人学文,富人习武,而是在古代没有钱财就根本吃不上饭,恨不得每天一动不动,一点能量也不消耗,更不可能练武了。”

“当然了,现实更加残酷,在便宜实惠的纸张没有普及之前,学文也是一件很费钱的事。”

“总而言之,富裕的吕家,精壮男子还是挺多的,因为姻亲关系,这些人在伐秦伐楚的战争中,成为了刘邦非常得力的战将和稳固的支持者。”

明月有些唏嘘:“吕家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这一对姻亲前期的患难与共是真的,后期的剑拔弩张也是真的,最后能走到族灭的地步,也是多种前因交织在一起最终导致的结果。”

“后面便是刘邦推子女下车逃命一事了。”明月又想吐槽了,“这段也存疑啊,刘邦确实干得出来这么不讲究的事,但此时汉军已然大败,敌人在后面追击,那么紧急的情况下,刘邦推下去,夏侯婴救上来,刘邦又推下去,夏侯婴又救上来,还来回多次?有这时间多跑几里地了,这不净搁这耽误事呢?”

“有一种说法是,夏侯婴的后人为了夸大祖先的功劳,或者增加故事的戏剧性,才有了这样比较离谱的记述,这就见仁见智了。”

“刘邦虽然道德败坏,但智商情商都很高,应该是干不出这么无厘头的事情,我猜测,他们大概率只进行了一个来回。”

“不过,不管推下去几次,这事只要做了,就已经很不要脸了,后世还为他洗白成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也就因为他是个男的,换吕雉干这事,不得被骂得狗血喷头。”

“不过这件事可以结合另两件事一起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