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1 / 2)
青年在一起,肯定是有真爱的,只不过爱情这个东西是有时限的而已。”明月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网上那种从校园到婚纱再到一地鸡毛的还少吗?
“要类比,不如把吕雉的爹和卓文君的爹类比一下,他们俩的女婿都是最开始不行、后面飞黄腾达,富贵之后就想抛弃掉他们的女儿换更年轻的,最终也都是因为女儿过人的才能而没能成功换掉。”明月越说越觉得这两老头很像,激动得眉飞色舞起来,“区别就是前者是他挑的女婿,后者是卓文君自己挑的丈夫而已,吕公这么坑女儿都能被夸有眼光,那咱们卓文君也应该被夸有眼光。”
“不过卓文君的爹也得到了好处,毕竟女婿成了天子身边的郎官,诗作传唱于天下,这是多么大的荣幸啊。还有一件事非常有意思,司马相如被刘小猪看重之后,有一次出公差路过了岳父住的地方。”虽然这地方不是司马相如的家乡,但也跟衣锦还乡差不多了,“感觉是典型的爽文桥段啊,不知道司马相如听到曾经看不起自己的岳父感叹和他结亲结晚了是什么感觉?真是让这小子爽到了。”
“据说司马相如离开时,卓家又赠送了他一大堆财物。不知道这件事是在卓文君写《白头吟》和《怨郎诗》之前还是之后,卓文君的父亲此时是真的在后悔结亲结晚了,还是后悔当初对女儿妥协。”明月只能尽量往好处想,相信这位父亲是真心疼爱女儿的,“若是卓文君再嫁普通人,想必以卓家的豪富,定能拿捏女婿一辈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女婿要纳妾,他却根本无能为力。”
明月想到了王昌龄的那句“悔教夫婿觅封侯”,诗中妇人的情境虽与卓文君大不相同,但悔怨的心境却格外相似:“大概天底下的男人都一个样,即便是写出《凤求凰》这样热烈直白诉情诗的司马相如,在受到刘彻的信重、功名在身之后,也忘记了两人之间的爱情。”
“史书记载,司马相如因为卓文君那情真意切的两首诗回心转意,放弃纳妾,决心与她白头偕老。”明月叹气,“有人猜测他最开始是为了钱和卓文君在一起,那最后肯定也是为了钱才和她破镜重圆,也有人说司马相如爱惜名声,珍惜自己的羽毛。我倒是希望,他确实是从诗中读出了他们曾经真挚的感情,想起了他们曾经恩爱的时光。”
“恨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卓文君立在司马相如的侧后方,轻轻地念出了《怨郎诗》的尾句,露出了一个惨淡的笑容。
明女郎这“破镜重圆”一词用得好。
不知是后世哪个朝代创造出来的典故,又是哪个姐妹血与泪的教训呢?
这个词,也太过贴切了......
但破镜,又怎么可能重圆呢?
卓文君以袖掩面,让人以为她情之所至,默然而泣。
但她此时并未哭泣,她的泪早已在司马相如变心之时就已经流干了。
可惜,天幕出现得太晚,自己把诗写得太早了。
眼前一片漆黑,耳边唯余心跳声,脑海中出现的并非日日相对无言的丈夫,也并非天威难测的帝王,而是殿中的另一位少女。
心跳声如同擂鼓一般,震得卓文君心间发烫,那位少女站在群臣之首,就连不久前得胜归来的卫霍两位将军,站位也都落后于她半步......
司马相如愧疚地转头看向妻子,想解释些什么,但又无从解释。
毕竟那些理由他都已经说过无数遍了,为了子嗣,一时心软,色迷心窍......
但文君是一个顶顶聪慧的女子,他就算骗了自己,也骗不了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