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2(2 / 2)

加入书签

“故事的开头就比较让人无语了, 吴琼给王安石安排了一位妾室。”明月叹气。

诸朝人不明所以:

纳个妾而已,也太过平常了,吴夫人也只是为丈夫纳了一位妾而已,在古代甚至算不上是大度、称不上是贤妻, 这有什么可无语的?

“王安石每天睡醒两眼一睁就是变法, 突然发现屋里多了一个陌生女子,大吃一惊, 连忙问她是谁。此女自陈道,她的丈夫是军中大将,负责运送粮草, 粮船失事后, 家中钱财尽数用于偿还,尚且不够, 丈夫就把她卖掉了。王安石当然是心生同情,不仅将此女放回, 令其与丈夫和好如初,而且给了他们足够的钱财。”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 为了不被别人说善妒也好, 为了让别的女子为自己分担生育也好,吴琼和丈夫缱绻情深至此, 也免不了要在两人的感情中放入一个第三者。”

“而被丈夫卖掉的这位无名女子,回到丈夫身边后,她又在想些什么呢?如果这个小家庭再次遇到了困难, 没有王安石这样的好心人来帮他们,她会不会再次被卖掉呢?”

明月也知道自己这话有点何不食肉糜了,这样的形容,像是在以一种傲慢的视角怜悯她们。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想多了,人家根本不认为自己受了委屈,不管是为夫纳妾,还是被卖掉还债,她们心中都甘之如饴。”明月自己说着都感觉到心虚,古代人又不是傻子。

若是吴琼自幼就被困在家中,读的全是女德女戒,那她心甘情愿倒也能理解,但吴琼和王安石同窗而学,读的也是圣贤书,胸中亦有咏絮才......

而那被丈夫当做物件卖出去的女子,心中又真的不起一丝波澜吗?

天幕之下,不理解她的话的人,才是多数。

纳妾离普通人太遥远了,他们也只能模模糊糊听出明女郎对这两个女人处境的不满,感受到她的言论有些“离经叛道”,但毕竟她是后世之人嘛,高居天幕之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但听懂了明女郎话中意味的人,情绪就比较激动了。

其实天幕出现之后,最厌恶明女郎的群体并非酸儒,而是一部分女子,一部分在男权社会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的女子。

她们恐惧着改变,反而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到天幕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今天明女郎以褒奖的意味讲出了“卢氏吃醋”一事,那“妒妇”会受到的舆论压力便会大大降低了,而从前被夸赞的那些“贤妻”,则更有可能收获异样的眼光。

同样,明女郎表达了对纳妾的不满,那如果家中长辈再提点女孩们嫁人怀孕以后主动为丈夫纳妾,晚辈听从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但天幕带来的也不全是好处。

诸朝律法不一,但基本上都规定了不同品阶的纳妾人数。

排除掉那些认义女钻空子的人,也就是说,能纳妾的都不可能是个蠢蛋,当这些人意识到天幕的倾向,许多妾侍都会被遣散出府。

但若不是生活所迫,能当正妻的话,谁愿意去当妾呢?

这些妾侍并无一技之长,被遣散出去后大概率很快就香消玉殒了。

明月的思绪时而连贯,时而跳跃,突然感慨了一句:“其实如果不带金手指穿越到古代,本质上就是被拐卖了。”

“一个在现代社会长大的女孩,一个被自幼被一夫一妻观念熏陶的女孩,如果突然让她变成了一个古代女子,不管是做正妻还是妾侍,她都是很难做到自洽的,因为这两个身份,不过是贵重和廉价的区别,本质上都只是物品而已。”

天幕之下,一位衣装发髻都已凌乱的妇人正在嚎啕大哭。

她的怀中,躺着一位十二三岁的少女,安静地沉睡着,永远不会再醒来。

就在刚才,她的丈夫为了迎合天幕,下令让家中这位年轻的妾侍自行了断。

殷勤的仆从们把白绫系在房梁上,七手八脚地把女孩挂了上去,她扑上去想要救她,却被仆从们拦住,他们对她说:“夫人,不要让小的为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