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7(1 / 2)

加入书签

就喜欢成熟的呢?

如今的三省六部制相较于前朝已然大大精简,中央和地方官员加起来也只有七千余人,武姓官员更是不过两手之数,其中品级最高的,就是他负责的这位应国公了。

按照陛下的吩咐,他仔细观察着武家的这两位千金。

武大娘不过六岁,性情和她的名字一样,格外柔顺,年纪小胆子也小,上路第一天便发起了高热,武二娘虽是妹妹,看起来比她姐姐镇定多了,若不是她从旁宽慰,恐怕武大娘这烧,很难退下去。

一行人在驿站修整了好几日才再次启程,即便已经退烧,武大娘也已经变成了一只惊弓之鸟。

但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回去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另一队车马,护送的是西南部两位低品武姓官员的女儿。

这一队使者也一样快马加鞭,但尽管如此,他们赶到第一位武姓官员府上时,也只见到了两具女童的尸身。

没办法,使者们只能奢侈地采买了大量冰块,每路过一座城池就加紧补给,即便如此,最后一辆马车依然散发着古怪的味道。

更离谱的是,他们还要顺路去接第二位武姓官员的女儿。

这位在家中被千娇百宠的小姑娘和武顺一样,一上路就发起了高烧。

但她没武顺那么幸运,使者们害怕尸身腐烂,并没有因为她的病情就减慢车队的速度,她又莫名其妙地得知了同行的最后一辆马车上装着的不是货物,而是尸体。

不知是吓掉了魂,还是烧傻了脑袋,她虽保住了性命,但已然变成了一个小傻子。

负责应国公两个女儿的使者连忙吸取了教训,严禁随行者讨论另一队的事情,尤其是不能让那个武大娘知道,倒是那个武二娘......

使者神色闪烁。

恰逢今日路过一座城池,他从邸务留后使手中拿到了最新一期的邸报。

因为天幕的出现,长安城日新月异,自己出门在外,更要及时掌握京城的情况。

他索性又塞了点小钱,得到了更细致的那份情报。

不知为何,使者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武二娘的马车前。

他总觉得,此女是有大造化之人,这种时候结个善缘也无妨。

就算她真是天幕说的那一位,最后也牵连不到他身上。

应国公的两位千金到长安城时,已经是周四傍晚五点了。

“周四傍晚五点”,这是如今的长安城里最流行的计时方法。

若是谁还用以前的说法,倒要被叫做老古董了。

从入城开始,即使坐在马车里,武二娘也感觉到了无数窥伺的目光。

她冷静地思考着现在的情况:

父亲是应国公,是本朝武姓官员中品级最高之人,但那两具尸体和另一位武姓姑娘先她们姐妹俩一步进入长安城了,应该能帮忙分担不少的注意力;

李治,明女郎世界历史里自己未来的夫君,如今才刚刚满月,据说已经被立为新的太子了,可见天幕确实能改变历史,那自己的未来,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