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9(1 / 2)

加入书签

了自己性命,朱见深的处境也因此雪上加霜。”

“巨大的精神压力让朱见深患上了口吃,《明宪宗实录》里记载的,不确定是不是被抹黑的。如果是真的,应该是抑郁、焦虑影响到中枢神经和语言系统导致的口吃吧,也不知道中医怎么治疗的,只能说朱见深恢复得很不错。”明月用一种佩服的语气说道,“毕竟都影响到神经了,应该挺严重的,这种能自己扛过去吗?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比较厉害?我浅薄的医学知识里面,咱们现在的西医治疗抑郁症好像都是治标不治本,停药就复发。”

西医?诸朝人抓住了这个关键词。

事实上,之前明女郎讲朱标时提到的“挂水输液”不止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秦汉唐宋四朝也都放在了心上。

明女郎所在的现代,医学是肉眼可见的发达。

汉唐两朝已经知道霍去病和长孙皇后都会早逝,提高医学水平一事迫在眉睫,最快的方法当然是走天幕的捷径。

而实际上,最紧迫的人其实是嬴政,原本的历史上,始皇帝将在后年驾崩于沙丘平台,和鲍鱼一起回到咸阳。

但可惜,嬴政并未从天幕中得知自己的寿数,但从夏无且的神色中,他也明白,自己时日无多了。

赵匡胤对外表现得格外急切,但实际上,却是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心态。

毕竟母后如今病笃,他若是表现得对这个“西医”一点也不感兴趣,也说不过去。

但他已然下定决心要从几位帝姬中挑选继承人,那体弱多病的幼子就非常鸡肋了。

若是真学会了天幕里的活人之术,为母后延寿、把幼子治好,对他而言,倒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听到“西医”一词,秦汉两朝的人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

他们已经从明女郎零散的话中得知,这个世界非常大,比如尚未探索到的“尼罗河”,就存在着另一个文明。

而现在,他们知道了,先进的、强大的医学就在遥远的西方。

啊,一个美丽的误会。

嬴政眉头紧皱。

令他头疼的东西太多了。

不久前,他因为明女郎夸赞汉高祖刘邦不吃丹药一事,减少了服用丹药的次数,一下子就发现了自己身体的不对劲之处——他对丹药成瘾了。

嬴政已然明白自己在饮鸩止渴,但以现在的情势,他根本不可能完全停掉丹药,就比如此刻,明女郎非要在半夜答题,那他就必须强撑。

为了不在百官面前露出疲态,他只能服用一二颗丹药用以振奋精神,事实意义上的舍命陪君子了。

西方的医术高超,嬴政当然也想要。

但这就涉及他正在头疼的另一件事,本朝的文臣武将青黄不接,为了捉拿项羽,他甚至用上了李斯的儿子李由和已经告病避世的李信。

王贲已经在去沛县的路上了,蒙家兄弟一个近身保护他,一个在上郡修长城守门户,都不能动,他缺人啊,他太缺人了!

汉朝的情形恰好相反。

刘彻大手一挥,气势如虹:“博望侯何在?”

“臣在。”张骞刚因出使西域、抗击匈奴有功,被刘彻封为博望侯,只不过冠军侯太过耀眼,遮住了他的光芒,张骞也乐得低调。

“朕命汝西行而去,为吾朝寻得那医死人、肉白骨之术,此行艰险,汝可愿领命?”刘彻豪情万丈地发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