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1 / 2)
惊:这事情的走向,怎么有些看不懂了?
溱洧虽早有心理准备,但嬴政这一招还是让她有些心潮澎湃。
好在她这些年确实一直在苦练琴艺,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她决不允许自己出现任何纰漏。
溱洧,和扶苏一样出自郑风。
这是一首青年男女在溱水洧水岸边游春,洗去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的诗歌,欢快明亮的前奏响起,成功舒展了嬴政紧皱的眉头,“溱与洧,方涣涣兮”的歌声让人忘记了此刻尚在冬日,感受到了春时的勃勃生机。
一曲毕,殿中极静。
良久,嬴政哼唱着最后那句“赠之以勺药”,朗声道:“朕很喜欢《溱洧》,系统,朕决定选它了。”
【秦始皇嬴政已提交《诗经·国风·郑风·溱洧》一诗,作者佚名,经系统审核无误。】
【全诗如下:......】
【本诗剩余展示时间还剩6天23小时59分钟。】
溱洧的心跳咚咚作响,震得她有些恍惚。
她甚至有些听不清阿父说的“朕决定选ta了”,说的是这首诗,还是她这个人。
或者二者皆有呢?
眼见嬴政动作这么快,已经选好了诗,刘彻急了。
作为一个文艺青年,刘彻喜欢的诗那可多了去了,但此刻,那些诗都不在他的选择范围之内——当然是要提交自己作的诗啊!
刘彻心里还记挂着明女郎之前说过的那句“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有这样的机会,当然要向全天下证明,他刘彻和嬴政可不一样,自己文采极佳。
到底是选这首三言诗,还是选这首七言诗呢?
他对那“李白”所作的五言绝句也颇为喜爱,这段时间忍不住创作了几篇类似的诗作,也很想提交给系统怎么办?
问仲卿,仲卿只会说都好;问去病,去病只觉欣赏不了。
卫长公主眼巴巴地看着父皇,等刘彻问她,但刘彻就是不问,嘿嘿,朕是君父,朕不问,你就答不了。
最后还是选了《秋风辞》这首悲秋诗。
和大多数咏怀诗一样,这首诗通过萧瑟秋景抒发时光易逝的感慨,既有求取贤才之意,又有人生易老的忧愁。若是没有天幕,这首诗应该也是刘彻后来追求长生的铺垫之作。
诗中化用了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句式,但与楚辞相比,刘彻的情感抒发得更加直白了些,尤其是最后一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立意一下子就拔高起来了。
综合看来,也算是一篇佳作。
刘彻美滋滋地看着天幕上的字:
【汉武帝刘彻已提交《秋风辞》一诗,作者刘彻,经系统审核无误。】
【......】
自己的诗作要在天幕上展示七天,实在是......太爽了。
而李世民这边,还在和系统打着商量:“为什么一定要是诗词?序文不行吗?”
但系统铁面无私,驳回了李世民的请求后就直接不搭理他了。
李世民不能向全天下推广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只能委委屈屈地看起了诗词,他觉得明女郎之前念过的那几首李白的诗都很不错,尤其是写盛唐气象这几首,正适合展示在天幕之上。
李世民正准备择选其中一首,便看到天幕之上出现了刘彻自己写的诗。
咦——汉武帝原来这么自恋的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