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6(2 / 2)

加入书签

六国王室五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六国侯爵官宦将领三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六国平民庶民一代以内不得参加科举。

老秦人一片欢欣鼓舞,六国遗民也赞美陛下的宽容,嬴政自觉无遗漏之处,转头就收到了刘季的报名。

嬴政深知此人之才,一时之间颇为头疼。

秦汉两朝的第一场科举,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宋明两朝的女子,其实也在蠢蠢欲动。

越靠后的朝代,改革起来越复杂,牵扯到的利益群体越多,好在赵匡胤和朱元璋都不缺魄力,为了避免“圆明园”的惨剧,为了世界地图上的矿产良种,为了后世的种种神奇之物,他们坚定不移地抬高了“天幕五科”的地位。

但面对企图“染指”科举的女子们,两人的态度就有些微妙了。

赵匡胤最开始是有些犹疑的,本以为臣子们又会像之前反对立皇太女一样抗拒,但没想到朝会之上,赞成者的声音竟然更大。

这种情况也很好解释。

毕竟在这方面固执己见的人,早就已经死于赵匡胤的铡刀之下了。

五代十国终究在汉人身上留下了印记,剩下的这些人或是只在意江山社稷者,又或是只在意自身利益者。

他们并不在乎自己的上司和同事是男是女,只要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行了。

这也是赵匡胤想要的局面。

教授皇太女的几位先生,以及太女太傅、太女少傅都是被他赶鸭子上架的大臣,赵匡胤本以为他们要“摆烂”很长时间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没想到这才过去几月有余,他们就已经开始齐心协力,为势单力薄的皇太女谋取利益了。

而明朝这边,昌黎县中,年幼的马蓬瀛正在跟随父亲一同学习天文历法。

初得知“天幕五科”加入科举时,一家人俱欢欣鼓舞。

马蓬瀛之父在算学一道上颇有天赋,但“明算”这一科在宋时便已删去,本朝更是只设“进士科”。

这段时间算学因天幕而崛起,如今朝廷总算是把它落到实处了。

但当在这一道天赋更胜于他的女儿问出“我能不能也去参加‘数算’这一科的科举”时,这对父母都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本朝有一套完整的女官选任制度,一是从民间选取品貌端正、知书达礼、才德兼备的未婚女子充任,二是从宫女之中选取精明强干者充任。

天幕尚未出现前,有志向的女子大多会走上这条道路。

第80章 命运无情,视频掉马 在刘彻眼里,明女……

哪怕在宫中会受到严格的控制, 哪怕无法成婚无法生子,甚至有可能会老死在深宫之中,但她们有了可以施展自己才华的地方, 也有了可以青史留名的机会。

但天幕出现了。

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向, 马蓬瀛未来也会成为一位女官,她在算学、天文历法学上的才华将得到上位者的认可,有品级,有俸禄, 甚至能为皇太孙朱允炆讲学。

朱棣登基后, 马蓬瀛还会被二召进宫,屡获赏赐, 两代帝王青眼相加,谁人不艳羡?

如今的马蓬瀛就不会艳羡。

当女子们从天幕中得知后世女子也能做官,不是困居于内廷的女官, 而是台面上、史书里挥斥方遒的朝廷大官, 她们就很难再说服自己认命了。

但,命运就是那么无情。

她们的皇帝朱元璋, 是一位完全不容许任何忤逆的君主。

若是他铁了心不允许女子科举,任何人的阻拦与劝说都无济于事。

在这方面, 马皇后一直深有心得,先前和朱元璋的两次交锋, 既利用了相伴多年的夫妻情分, 又倚仗了天幕之势。

如今“系统”的去意如此明显,她也摸不准朱重八对女子参与科举一事究竟有什么考量。

开始学习行测后, 明月惊喜地发现,常识题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