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9(1 / 2)

加入书签

叹气:他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老了。

如今听到后世人的期盼,心中反倒更为酸涩。

低落的情绪转瞬即逝,五位皇帝都颇有一番志气,当即下定决心,好好发展天幕五科,绝不让明女郎世界的历史重现:学什么鸟语!都给朕学秦言汉语去!

既然都是与秦朝相关的弹幕,赵匡胤抽取时心态就很平和了:

【辱没祖龙了,胡亥连他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又蠢又坏,秦末很多暴政都是胡亥干的,后来被张冠李戴到了祖龙头上,才让始皇帝名声这么不好。李斯被族灭也是活该,要是扶苏正常上位,蒙毅蒙恬也不会死,秦朝肯定不可能二世而亡。】

很好,发这条弹幕的人,一定很喜欢始皇帝。

嬴政对自己的名声并不看重,反倒在听到蒙家兄弟的死讯后,颇为气愤——比刚才听到子女们都被胡亥害死时生气多了。

虽然早就知道胡亥上位后,拥护扶苏的人都难逃一死,但真正得知这一刻,他还是难忍心中愧疚。

溱洧也愣了一下,颇有啼笑皆非之感:

公公李斯一向擅长钻营,倒是给李家钻营出来了一个族灭。

还不如让大兄上位,虽然不能再继续当丞相,起码全家的命还在啊。

自己这几个孩子,恐怕也都死在了胡亥刀下。

溱洧想到如今已经不再姓李的小女儿,深觉天幕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关于扶苏正常上位后,秦朝会如何发展这个问题,显然不只有现代人感兴趣,秦之后的所有朝代,都或多或少地做出过类似的假设。

朱元璋的意见和刚刚那条弹幕相反:

扶苏上位的话,一样弹压不住六国遗民,秦朝大概率还会二世而亡。

他的能力,保不住秦朝,也许勉强能保住秦国。

它会像张良复立的韩国一样,苟延残喘,直至新的大一统王朝建立。

但如今天幕之下的秦朝,是那个叫“溱洧”的公主成了继承人。

能被嬴政选中,想来确实有更胜扶苏之处吧。

朱元璋抽取的这条弹幕,正应他心中所想:

【楼上想多了,秦朝这个情况,扶苏继位也没用。始皇帝步子跨得太大了,基层已经在崩溃的临界点了,还是得等项羽把六国人都杀干净洗牌,之后刘邦才有机会建立汉朝胡牌。汉初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包括休养生息的黄老思想、吸取了始皇帝的教训搞的郡国并行制,就这样也挡不住后来的八王之乱,换成是秦朝,恐怕更难。】

六国遗民盯着“项羽”这两个字面面相觑:不是哥们,你杀秦人不就好了,怎么还杀自己人啊?

嬴政盯着“郡国并行制”这五个字沉默不语:自己的步子真的跨得太大了吗?若是用这制度过渡一下,好像也可以接受。

吕雉盯着“黄老思想”这四个字如获至宝:

她跟随老师学习法家思想已有月余,但经手政事后,总觉老师所讲似乎已经并不适配于如今的秦朝。

此时看到休养生息四字,颇有拨云见日之感。

溱洧则看向跃跃欲试的韩信:

刚刚明女郎讲韩信时提到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管是秦人还是楚人,到了韩信麾下他都能如臂使指。

如今没有了项羽洗牌,或许破局之法,就在韩信身上。

秦朝君臣各自思量之际,天幕之上的弹幕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两句话:

【系统即将与[秦]解绑。】

【愿君诸事顺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