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2(1 / 2)

加入书签

旧物的上面顶着一张黑白照片,上面有一对青年男女,男的高大英挺,女的眉目纤秀,两个人微笑着靠在一起,散发出一种恩爱夫妻特有的恬淡静美的气场。怀里有个幼儿,他们用手把孩子搂在中间。

阮子燃说:“这是爸爸跟妈妈……”

阮子燃的语气很平静,看起来,他已经接受父母分离的现状。

在零星的叙述中,叶彬青大致弄明白阮子燃双亲的一些旧事。

他们两家原先是很好的。阮子燃的爸爸和妈妈在读书期间相识,彼此有意,滋生出爱苗。首长被打成右派后,爸爸失去立足之地,妈妈不离不弃,依然是爱他的。

阮子燃的妈妈出生于书香门第,外公是知识分子,偏向唯物主义,喜欢王船山和顾亭林。外公曾经教过一些领导人诗词书画,跟首长夫妇都认识,愿意女儿嫁给他家。按照朱阿姨的眼光,她的儿子本不该娶外公的女儿。外公掌握那么多文史哲知识,很容易一起被打倒在地,大家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呢?

考虑到儿女是真心相爱,外公的人品也好,朱阿姨还是艰难地帮他们操办婚礼,让有情人成为眷属。

为前途,阮子燃的爸爸选择到西北从军。只有这个司令部对首长怀有旧情,愿意接受他的儿子。不想让妻子受风霜,爸爸独自赴任,决心别开生面。

最初的几年,他们的心紧紧挨在一起,在磨难中诞生一个孩子,那是爱情的结晶。

事情没有他们想象得容易,爸爸一去不复返,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随着形势变化,外公家的情形每况愈下,外公的工资停发,只靠外婆和妈妈挣饭。阮子燃的妈妈有丈夫,比没有还惨。妈妈长得挺美的,有文化,又嫁给曾经显赫的爸爸。那些没有娶到她的男人,尽管乏善可陈,可是他们有一官半职,可以给她许多气受。妈妈是有学养的人,但是她只能做笔录,校对字典。还有一些人,尽管他们啥都不是,只是男人,可是他们不怕外公,时常对妈妈说一些下流话,行动中欺辱她。

终于有一天,妈妈连夜给爸爸写信,说她不能再上班。她要换个工作,否则她会疯掉。

在家人的支持下,妈妈辞掉工作,在家帮外公编纂文集,不知猴年马月才会出版的古籍。上有老下有小,爸爸的薪金越发重要,这意味着,爸爸短期更加不可能回来团圆。

生活一旦冷酷起来,冷入骨髓。妈妈欲哭无泪。

外公外婆帮衬女儿和外孙过日子,苦中作乐。朱阿姨除了贴钱,也会隔三岔五地看看孙子,帮媳妇拉扯一下。艰难的日子,有眼泪,有欢笑,他们彼此是和谐的,就像黄连里伴着蜜糖,那一点蜜糖是最甜的。妈妈一直相信爸爸待她好,直到首长回城。

阮育华回城后,前几年都在医院治病,但是他的职务全部恢复,还有上升的趋势。

妈妈迫不及待地写信,劝爸爸调动回来。

爸爸劝说妻子,他刚被提拔起来,要再干一阵。

说到这里,阮子燃停顿下来,陷入沉默。

沉默中,叶彬青想到,阮子燃的爸爸彼时回城,确实不太合适。别人雪中送炭,接纳他,培养他。他一发达就跑回来,可能会跟那支部队发生裂痕。再说,首长不能直接提拔自己的儿子,他还是在外地比较好……

可是他不回来,跟妻子之间就会产生裂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