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8(1 / 2)

加入书签

从前他被夸赞为“不羁、潇洒”的长处,现在都变作了“幼稚、鲁莽、冲动和不识大体”。

更有甚者,还将他的脾性和作为,联系到他早亡的母妃和母妃的故国身上,暗指他血脉里就没有皇室中人的谦和端方。

因着这些流言日复一日地在京中流传,渐渐的在人们口耳相传中,明胥变成了一个愚蠢、鲁莽、瞎了眼的负心汉。

人们都说,他关键时候拎不清、又言而无信,既害得大家敬爱的虞娘子差点死在宫廷轧斗中,又置家国天下于不顾。

别人受苦流泪时,而他却跑回雪山,一躲就是八年不出来,实在是懦夫行径!

初次听闻这些他人对他的评价时,明胥当场就呆住了。

他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只是当他刚从虞惊霜拒绝与他再交好的低落情绪中分出心神时,他的名声早在不知不觉中一落千丈。

甚至,就连去拜访那些从前交好的友人时,对方要不就面露难色,说家中的夫人和女儿心有芥蒂。

要不就面上恭敬,实则话里有话,暗暗想从他口中得知当年一事的更多细节——

这样的态度,根本没有再将他当做天潢贵胄,无异于贴着脸来羞辱他!

这次回京,明胥除了想与虞惊霜再续前缘外,还肩负着另外的重任和秘密,否则,他也万万不会同意裴欲雪跟着自己一起过来。

然而,他离开皇城太久,早年的威势已经淡去,京中所属的势力也多凋散。

虞惊霜不想也不愿见他,连身边的一个小侍卫、小丫鬟都敢对他呼来喝去;

友人们顾及虞惊霜,以及京畿中的那些流言蜚语,也纷纷闭门不见;

皇位上的那个侄儿,心思深重难测,似乎也对他的回京充满了提防和不满……

偌大的一个京畿——他曾经的家、他的心上人和家人所在的地方,此时,竟无一处、更无一人容许他立足。

兜兜转转,最后竟然是自己母妃的故国之人,竟对自己最为热络。

明胥失魂落魄地想着这一切,刻意忽略了那天与母妃故国的使臣相见时,对方那错愕和惊慌的神色……

他只暗暗安抚自己道“兴许是多年未见,使臣一时失态”。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f???w?ē?n?2?〇?2?5?.???????则?为?屾?寨?佔?点

他不愿去细想,那些人脸上不合常理的震惊,和一闪而过的阴鸷。

就像他一直不肯承认,其实,自那三册话本子开始火热地流传在京畿时——在他因一念之差没有接受虞惊霜的求助、随她离开雪山时——在他八年前决意推开城门、策马而去的那个清晨,他就已经落入了众叛亲离的宿命之中。

……

潜鱼随口一句话,顿时勾起了明胥那些难堪的回忆,他呆立在原地,面色灰白。

他忍不住想,自己的名声已经这么差了,说一句日日遭人耻笑也不为过,那……话本子里的另一位主人公呢?

惊霜性子大方平和,并不爱计较旁人的闲言碎语,想必,一定也面对过不少的奚落……前几日他还听说,皇后办的宴席上,曾有两个小门小户的姑娘当面讽刺过惊霜,难道真如他母妃故国的那些使臣所说的一样——她已经式微到如此境地了吗?

……这全都怪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