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6(1 / 2)

加入书签

妹妹的医术,有朝一日能唤醒他。

卫承的半张脸在当初的大火里烧烂了,上燕的朝堂又出现了微妙的动荡,他无暇再管虞惊霜一行人,匆匆就将她放回了大梁。

临行前,她问虞晞兰乘渊什么时候能醒来,虞晞给不出确切的回答,只是道:“有可能他明天就会醒过来,有可能……”

她的未尽之意虞惊霜明白,运气不好的话,他可能永远都醒不过来了。

明衡的帝位坐得愈发稳固,昔日京畿的动荡与血腥,都已成了史书上寥寥几行冰冷的字句,被百姓在茶余饭后偶尔谈起,也只剩下些模糊的慨叹。

他感念虞惊霜昔日的扶持之功,也遵守了当初的诺言,将南地分封给了她,那里远离纷争,四季分明,风光旖旎,是个最适合休养生息的地方。

准备的事宜花费了很久,这一日,终于到了乔迁前的最后一日。

秋日午后的阳光带着一种慵懒的暖意,透过庭院中那棵玉兰树筛下的斑驳光影,洒落在满院打包停当的箱笼之上,空气里,弥漫着樟木与旧书卷混合的、属于离别的气息。

虞惊霜正蹲在廊下,仔仔细细地擦拭着一只准备带走的旧花盆,她身旁,一只体型硕大的黄毛土狗正趴着打盹,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面。

一切都收拾妥当了,明日一早她便会启程,离开这座承载了太多恩怨悲欢的京畿,去往一个全新的地方,开始一段真正属于自己的、平淡安稳的日子。

她的动作很慢,神情宁和而恬淡,仿佛只是在做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午后消遣,岁月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风霜的痕迹,只是将年少时的青涩与锐利,都沉淀成了如今眉眼间的温和平静。

就在此时,那只原本还在打盹的大黄狗,耳朵忽然警惕地竖了起来。

它猛地从地上一跃而起,对着紧闭的院门,发出了一阵急促而响亮的狂吠。

“汪!汪汪!”

那吠声中带着显而易见的惊喜,虞惊霜擦拭的动作一顿,有些讶异地抬起头,黄狼向来温顺,鲜少有如此失态的时候,更何况,除了刚刚出门采买的小杏,又有谁会在此时登门拜访呢?

她安抚地拍了拍它的头,目光也随之投向了那扇朱红色的木门。

“吱呀——”

一声轻响,门被人从外面缓缓地推开了。

午后的阳光,在那一瞬间尽数涌了进来,将门口那人的身形勾勒出了一道有些不真切的、温暖的金色轮廓。

那人逆着光,虞惊霜一时间看不清他的脸,可那身形,那轮廓,却是如此的熟悉,熟悉到早已被镌刻进了她的骨血里。

她的心在那一刻,轻轻漏掉了一拍。

大黄狗的吠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阵不安的、低低的呜咽,它夹起了尾巴,似乎是认出了来人,却又不敢相信。

那人慢慢地,一步一步地从刺目的光亮中走了出来,走进了这片斑驳的树影里。

一张脸,也随之清晰地映入了虞惊霜的眼帘。

眉眼、鼻梁、唇形,没有丝毫的改变,可在那张熟悉的脸上,浮现出的,却是一种久远到让虞惊霜感到略微陌生的神情。

那双眼睛干净得像雨后初霁的天空,又亮得像是盛满了揉碎的星子,当他看着她的时候,那双眼睛就不自觉地弯了起来,像两道小小的月牙,里面盛满了最纯粹、最不加掩饰的欢喜与依恋。

那是……

虞惊霜手中的布巾,无声地滑落在了地上,她怔怔地看着他,仿佛魂魄都出窍了一瞬。

她就那么看着他,一动不动,默然了许久许久,院子里静得只剩下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终于,她缓缓地、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那一口气,仿佛将积压在心底多年的、所有沉重的、无处言说的情绪,都尽数吐了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