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2 / 2)

加入书签

此时天光已大亮,今日又放晴,院中种种分毫毕现,除了树荫并无阴影。然而那些花灯竟然还在亮着,丝毫不顾已是白昼。

“起初我以为是秦府豪奢,才白日点灯。”沈祛机收回手,语调微沉,“可天亮之时我再次出去看了一遍,发现家家户户的花灯,天明之时亦全都亮着。”

“这听来确实奇怪,柳杨坡不至于全村都这般财大气粗。”朝绯玉皱起眉,“浮明节相关的信息里也的确未提到过。”

季姰抓住关键:“但这是大师兄今早的发现,不是昨晚的。”

沈祛机接着说道:“夜里的柳杨坡太静。无家畜叫声或走动声,亦无蝉鸣声,人声更是几不可闻。我在高处站了许久,也不见有人为灯笼添油,但这些花灯从未变暗或熄灭。”

“大师兄这么说,柳杨坡村中的人不是普通百姓?”

谢既换了条腿支撑,眯了眯眼睛:

“保不齐这儿是个妖窝。”

“可是昨日大师兄说,未感受到这里的人身上有灵气或是妖力流动。”

季姰摇了摇头,将碗放在桌上。

“这还不简单。”谢既不以为意,“藏匿灵息,我们既然做得到,那么就不能说别人没有这个本事。”

“谢既说得不无道理。”朝绯玉作思忖状,“现在来说说我和谢既在青柏城中调查之事吧。”

这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朝绯玉身上,等着她开口。

“柳杨坡外遇到的那几个人,你们俩还记得吧?”

季姰点头,心道这有什么关系吗?

朝绯玉放下茶盏,将事情大概说了一遍。

她们两人进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城中颇为热闹。多亏谢既向来多留个心眼,早在柳杨坡外,就在那三人身上留下了记号。

二人就凭着这个记号,很快在城中西北角的一处名为“明乡”的茶楼里找到了那个领头的人。

这人自然也认出了朝绯玉和谢既二人,一时脸色变幻十分精彩,竟在原地僵住,一动不动。谢既上前,对他一番亲切问候之后,才总算套出来柳杨坡的一些传闻。

说到这,季姰没忍住问道:

“师姐,这所谓的亲切问候是不是谢既非要如此形容的?”

“是有那么点稍微美化。”朝绯玉习以为常,“不过我在边上看着呢,肯定不会让他胡来,你放心。”

季姰心道师姐你好像循规蹈矩的表象之下也很离经叛道。

“那人姓越,名麟舟。”朝绯玉接着说道,“他是这一带的茶商,从南边的俶州往孟州贩茶。据他说,他的外祖母就是柳杨坡人。”

原来越麟舟自幼曾在柳杨坡待过一阵,由他外祖母照顾。那时候他就有个印象,外祖母成日在家,几乎不出门,要么是纺纱织线,要么是连夜刺绣,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可是小时候的越麟舟并不明白,他们家那时说不上多么富贵,但也衣食无忧,为何外祖母会这般着急,每日若完不成就如临大敌?

他也曾问过劝过,可是外祖母全然不理会。屋内的绣品越积越多,几乎要没了下脚的地方。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之际,父亲行商归来就将他接走了,然后没过多久,就听到外祖母去世的消息。

“他同我说,几年后他才得知,他的外祖母不是病死,而是突兀身亡,且死状极其诡异,并未腐烂,而是干裂。自那之后他就花了许多钱和人力打听柳杨坡的消息,可是皆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去的人也没有回来,也是自那时候起,不断有失踪案在此地发生。”

季姰抓住重点:

“纺织和刺绣?秦府也有这两样东西,且堂而皇之地放在前厅,说是他夫人所用。”

“秦夫人举止诡异,若如此推论,或许同你所言的那位老妇人是一种死法。”

沈祛机也道。

空气似乎都因为这句话无端寒冷几分。季姰倒吸了口冷气,心道这样下去可不行。

“那我画个符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