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 / 2)

加入书签

一起来,两人联手送了一本注解《尚书》的工具书,尚书这是夫子新近在教导的书,有了注解就好学很多。

四娘子也送了一个青竹笔筒,据说火里烧过又水里煮过,又特殊工艺能百年不腐,几个小娘子就凑在一起研究到底是如何不腐的。

丫鬟里当归、绿依来了,不过略坐就放下礼走了,停机不敢来,差遣小丫鬟跑腿寻木兰私下道了歉。

康乐人来了,带着一个绣好的手帕:“主子说了,七娘子的大日子她很该来道贺,不过两位小娘子还小,离不了人,所以派奴婢来送礼。”

四姨娘悄悄跟顾一昭叹:“那也是个苦命人,有这绣帕就已经很难得。”,叫人给康乐装了一食盒的菜送过去:“就当沾沾我们七娘子的喜气。”

七娘子被众星捧月围在中间,脸都有些微红,挨着顾一昭才觉得自在些,曦宁就取笑:“这么大人,还黏着你五姐。很该罚一杯茶。”

小娘子以茶代酒,七娘子乖乖要喝茶,却被元娘子接过:“七妹太小,喝了茶万一半夜睡不着,我这个做大姐的,代她喝了便是。”

三娘子似笑非笑觑二娘子一眼:“二姐以大欺小,不如大姐会爱护妹妹,也要罚一杯。”

眼看两个四对头又要吵架,顾一昭赶紧打圆场:“姐妹们今日都喝一杯。”

几杯下肚,虽然只是茶水,但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姐妹几人都有点不生微醺之感。

菜肴很不错,什锦菜咀嚼起来脆脆爽爽,大煮干丝浓香扑鼻,蟹粉狮子头绵软易烂,三套鸭一层套一层,让小娘子惊讶出声。

旁边服侍的青城就笑话自家小娘子:“平日里姑娘私下吃饭嫌这个腥气,那个没味,嫌鸭有骨头,狮子头太软没意思,怎得一赴宴就样样都好吃。”

旁边几个丫鬟也点头:“我家小娘子也是这般,怪不得是姐妹。”

小娘子们就集体脸红,争辩:“宴席上的菜就是比自家房里吃好吃。”

“这不是司空见惯嘛。”四姨娘不以为然,“乡下养鸡也是多了抢着吃才香,反而能多胃口。”,气得小娘子们各个大叫“四姨娘!”

四娘子拿筷子去夹盘里的白扁豆和香珠豆,六娘子嚷嚷着可惜不是四月,否则银鱼枸杞汤里加上莼菜是江南名品,二娘子张罗着要将鱼丸三鲜锅子连小风炉一起挪到水边,赏着秋水垂钓看鱼丸才是风雅,最好刚钓出来就叫人张罗做鱼丸做新鲜,大娘子大摇其头:“不可,二妹莫非是活阎王。”

二娘子不管那么多,自己找了钓竿去曲水流觞边钓鱼,钓到了小鱼就叫丫鬟去厨房请灶娘来片成薄薄的鱼片做旋切鱼脍。

整个院里热热闹闹乱七八糟,四姨娘捂脸哀叹:“原来孩子多这么吵。”

【作者有话说】

昨天去北海划船,我被吹感冒了,所以今天更新少,等改天痊愈了多更新补上。[鸽子]

第28章

“这鱼丸做得好。”即使是挑剔的四娘子都对鱼丸很是赞赏。

鱼肉雪白,弹牙,咬开后富有弹性的鱼丸就在舌尖绽开,吃一口鱼肉又鲜又嫩,没有鱼刺,还能尝到一点里面的胡椒味和芹菜末的鲜甜,融合在一起刚刚好。

“吃起来还是小心些,万一有没剁掉的小刺扎嘴。”大姐慢声细语吩咐妹妹们,"吃起来要慢点。"

“野史里说,文王熊资吃鱼卡刺斩了厨师才发明出鱼丸,你可莫要做砍厨第二人。”六娘子嘲笑四娘子。

四娘子也戳她伤疤:“六妹可别忘了刺绣课要交的手帕,再不交黄绣娘可要罚站你了。”

一边二娘子也急了,灌她喝茶:“玩时说什么课业?”

顾一昭也默默帮忙按住了四娘子反抗的胳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