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2 / 2)
她蹙眉:“不是嫡女、娘家家境平平、岳丈又不是经世治国的大才,那依照老爷的意思……”
顾介甫本想找一个有能力扶持儿子的岳家,恐怕与他期许不符。
顾介甫闻言就摇头无奈笑:“我虽然想得千好万好,可这样的人家哪里寻?有才干官员家嫁妆丰厚的嫡女,又何必一样要嫁到我们家?”。大郎口吃不能科举,有什么指望?何况万一太太肚子里是嫡子,大郎连继承的家产数量都要减少。
这半年里也有人来跟他提起大郎的婚事,但都是有意结交心术不正的商户人家,想牺牲一个女儿,借着知府亲家的名头在外面做生意。
这样子的人家又怎么能婚嫁呢?
一想到这里,他便坐不住了,火急火燎唤来高升,叫去查查清楚。自己也索性起身去外头去幕僚们商议。
隔日也有故旧半开玩笑打探他口风,看来储家是真心有意与他结这门亲事。
崔氏心里忐忑,叫来顾一昭问她:“你觉得这门亲如何?”
顾一昭没想到太太能直接与她商量亲事,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年纪也太小了,所以太太才会不避讳吧。
便斟酌着回答:“储家这么婚事,乍一听不是良配,可细琢磨倒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哦?”太太饶有兴致,“你倒是说说,怎么个可圈可点处?”
顾一昭就答:“听上去官职比我家低,但通判也是正六品,也是正经朝廷命官;家境虽然不显赫,但也是耕读传家,清清白白;虽是庶女,但当嫡女般教养,我们也与褚云溪一起玩过,知道她长相、性情皆是中上等,是个良配。”
说到底,如果不是顾家太富有,顾温弘又是嫡长子,这门婚事还轮不到褚云溪呢。
太太点点头:“我也这么想。只不过……”
她叹口气:“只不过我身份尴尬,不好点头。”。
世人讲究丰厚陪嫁,褚云溪虽然能得娘家宠爱,但她应当拿不出许多陪嫁。又是庶女身份,所以她要嫁人也比较尴尬。
顾一昭就献计:“太太何不叫来大姐让她透露给大哥知道?再让他们给自己舅家写信,总比让他们都蒙在鼓里任由爹一人说定亲事好吧?”
崔氏觉得这主要好,于是叫来了曼宁将这事透露个七八分与她知道。又问她:“你爹会写信给你舅家,可我觉得你也应当问过弘哥儿,叫他也写封信给你舅家。”
曼宁听明白了。
储家这门婚事,要说是好,那能挑出来好多理由,可若是不好,也能挑出来好多理由,全看你自己怎么衡量。太太这是将选择权给了自己兄妹。
旁的不说,单是太太这份善意就值得她兄妹二人道谢,于是曼宁认真给太太行了个大礼:“多谢母亲。”
“你这孩子,做这样作甚?”太太慌得叫白芍去扶她起来,嗔怪,“都是一家人,你们叫了我一声母亲,我自然也要为你们认真筹谋。”
“曼宁明白,心里会记住太太的恩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