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 / 2)

加入书签

0L。

顾一昭便也找丫鬟们帮忙量了起来,将大米从袋子里倒出来后再倒入木斗中,接给站在粮仓木梯上的管事,由他再将木斗里大米都倒入粮仓。

她量了才半天就弄了满头满脸的灰尘,头发都沾了灰,四姨娘很心疼女儿,索性带着宝珠等所有的丫鬟也都来帮忙:“也不能吃闲饭不是?”

丫鬟们早已习惯了四姨娘爱冒犯人的毛病,都不以为意,反而还都嘻嘻哈哈过来帮忙。

结果来之后被顾一昭拒绝:“姐妹们在这里比赛,姨娘这是犯规,别害我得不了奖啊?”

四姨娘只好和自己丫鬟们站在树荫里围观,想想又去厨房炖了红枣茶和银耳汤,分发给各位小娘子。

又干了半天,站在木梯上的管事“哎呀”了一声,轻声嘀咕:“不对劲啊。”

“您说什么不对劲?”顾一昭问他。

“哎呀,能有什么不对劲?”四姨娘不以为然,“倒晚饭点了,他多半是饿得脚软。”,说着就拉拉女儿,想带着她赶紧去吃饭。

顾一昭却不走,又问管事:“难道是出了什么岔子?是粮食潮湿,还是……?”

“都不是。”管事摆摆手,“眼看要全倒完,可感觉这数量不对啊。”

他示意小厮给顾一昭搬个梯子也上来看看:“按照我的经验3000斗的粮食大约要到粮仓齐小腿的位置,可这次怎么才浅浅一点?”

顾一昭不顾四姨娘的劝阻,愣是自己也爬上梯子瞧了一眼,果然粮仓的粮食看上去不太多的样子。

她皱眉:“庄头没说今年减产啊?”,她也顾不上休息,索性下了梯子,再去检查有无遗漏的米袋。

并没有任何遗漏。

“奇了怪了?”四姨娘惊呼,“不会是有什么耗子精吧?我们一边干,耗子精一边搬运?”

顾一昭不信那个,她先去翻账册,账册里庄头写了200袋。

他们忙了一天也的确卸空了200袋的大米,可是粮仓里的粮食却无论如何都对不上。

“难道是袋子有洞?是我们遗漏了?”四姨娘和丫鬟们纷纷提出建议。

眼看着夕阳快要落下了,那边都听见曦宁欢快叫曼宁一起去吃饭的声音,显然她们都已经算完了。

四姨娘额头上的汗珠就一点点冒出来,好容易得了太太欢心,可别落后于众人啊。

顾一昭看着却很镇定:“鱼鳞册呢?拿给我看看。”

鱼鳞册是明代田庄上常用的田地登记簿,上面有田地的性质、权属、数量等。

顾一昭翻到了松江府鱼鳞册上,细细审读,确认了田亩是100亩,并无忽然减少。

“支单呢?账册呢?”

她一叠叠都摊开研究,不由得叹息:古代就这点不好,没有推行复式记账法,借贷不好平衡,看到一条记录只能看到粮食从哪里支取,又流往哪里,却无法安追溯到粮食流转的全貌。

偏这个田庄还在丰收后拆借过一批,一笔偿还春耕时欠邻居庄子上的种子,一笔是耕牛借给别人后别人拿来一袋粮食做感谢费,还有青黄不接时佃农借走了几袋粮食当口粮,总归是乱七八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