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1 / 2)

加入书签

“回禀母亲的话,是斗出了问题。”顾一昭一改早上的轻描淡写,认真说出了问题所在,“田庄送来的账册写了3000斗的粮食,送来入库的粮食也是3000斗,可是送来入库的米粮是按照小斗衡量。所以入库时前后对不上。”

小娘子们纳闷:“怎么我们的斗没出问题?”

“因为家里一直习惯用大斗计量,所以这个斗默认都是大斗。只不过松江田庄的庄头不知怎么想的,居然用了小斗。”顾一昭细细道来。

说完后她瞥了一眼二姨娘。

见二姨娘正盯着她看,目光里尽是阴谋被揭穿的气恼,此时和顾一昭的目光迎面碰上,又心虚挪开一边去。

果然是二姨娘。

顾一昭心里了然。

昨天管事跟她说了大斗进小斗出的典故,她找到了问题所在后又特意询问过,上次这样的纰漏发生在多年前太太的陪嫁庄子上,也就太太的人知道。

这么一来始作俑者呼之欲出——二姨娘。

明白了敌手是谁,顾一昭也不得不赞叹她心思深沉:

二姨娘设置了好几个陷阱。

若是顾一昭没发现就此入库,事后发现是大纰漏,只怕会被怀疑是能力不足;

就算顾一昭发现了有问题,但若她沉不住气当场嚷嚷有问题,叫庄头进来对账,得罪了庄头们不说,也会让老爷太太觉得她大惊小怪不适合管家。

毕竟只是度量衡方式不同出现的误会她就大张旗鼓宣扬,显得小船不可载重,只怕今后很难再获器重。

一下埋了好几个坑,若是不小心就会陷进去中了她的圈套。

看来二姨娘平日里柔顺听话,看似是太太身边的隐身人,其实本人也颇有手腕。

也是。那么多陪嫁丫鬟,就她能脱颖而出,还能生下子嗣在太太身边屹立不倒,也自然有她的本事。

顾一昭沉思的时候太太也思索完了这件事:“大斗进、小斗出家里当年也碰到过,只不过当时知道的人少,经办那一批的账房要么去了外地,要么故去,也没人提起……”

话说到这里,她忽然停顿了一下,似乎想明白了什么事,抬头看了二姨娘一眼。

却转瞬就将那些情绪当众隐藏起来,称赞顾一昭:“难为小五想明白了这个。我记得t当年要查出来也耗费了许久呢。”

顾一昭受了表扬,面上却丝毫无骄矜,只道:“母亲,我还想出来如何预防此事,免得下回再遇上,又为难旁人。”

“哦?你有什么见地?”崔氏很感兴趣。

“田庄上不如来个三权分立:抬举个老实管事做清点之人,无权记账只清点粮食,再找个记录的人做记录文书,只负责纸上登记,不能碰粮食,最后还让庄户做督查,核对账目与实物,定期向主家汇报就好。”

“你的意思是,入库、记账、督查,三权分立?”太太听懂后,大为赞叹,“有了这个倒省事,免得出那么多幺蛾子。”

她旁边钱妈妈凑趣:“说起来铺子上倒是自古以来都有这几类分工,只不过并未明确,有时候张三一人也管两样,有时候李四又兼职负责一样,日子长了都会变得乱哄哄,还是五娘子这单独拎出来清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