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2(2 / 2)

加入书签

易大家进来时就看见这样一副安静低调的画面,她也听说了最近府里的传闻,笑着对顾一昭竖大拇指:“是个沉得住气的。”

四姨娘纳闷:"易夫子怎么知道?"

“我又不是槛外人,自然也风闻一些。”易家本就是世家大族,自然也受过宅邸里的教育,“五娘子这一招恰似千金买马,在出嫁之前只怕会过得格外顺心。”

易夫子预言很准确,没多久煨芋居上下就惊讶发现:她们在府里几乎处处被笑脸相迎。

仆从们好说话了不说,还处处献殷勤。

煨芋居上下办事都大为方便:厨房主动条挑拣了她们爱吃的菜送过来,船娘主动搭讪问要不要送她们过湖,洒扫庭院的婆子将煨芋居门口扫得格外干净,一片落叶都不见。

更有甚者还托t关系找人情到煨芋居丫鬟跟前,让她们帮忙说说好话,让自己也调到煨芋居。

要知道这待遇一般都是听松堂和挹秀台才有,没想到知名冷灶煨芋居也能享受同等待遇,简直让煨芋居的丫鬟们都受宠若惊。

麦花嘀咕:“当初跟我同一批买进府的丫鬟,本来没什么交情,如今也口称有缘要与我结成手帕交。”

“无妨,你们看着其中心术正的人适当结交也好。”顾一昭吩咐她们,“若是合适我调进煨芋居也行。”,总要给人一个希望,否则人人巴结你的情况下你一概闭门谢绝断了别人念想,只怕会被记恨。

她也没放过这机会,二姨娘不是有心算计自己吗?那就得承担后果。现在这些围上来凑热闹的仆从正好是现成的传话筒。

顾一昭索性唤来山茶如此这般吩咐一二。

过几天府上就隐隐约约传出了流言:“五娘子的机缘都来自田庄上大斗进小斗出,不过也奇怪,那庄头在府里也劳作了多年,怎么会做出这等不灵醒的事?”

五娘子抬举仆从的事近来是府里上下的热门新闻,所以这个疑点迅速被传播。

二姨娘本来在恼火顾一昭得志,可听了流言后就顾不上恼火,只有着急上火了:这要是被大伙儿扒出管事女儿紫濹在澹月坞当差的事,只怕迟早这把火要烧到自己身上。

而且太太是认识紫濹的,万一这事要是传到太太耳朵里,她只消一多想就能推断出前因后果,那自己的谋划岂不是直接败落?

可她又不能出面去辟谣,否则是越解释越乱,只能急得在屋里团团转,脸上发几个大疮。

眼看着消息进一步要扩散,顾一昭却出面去找太太:“母亲,近来府上有些流言蜚语,只怕传出去对我们府上不利,还请娘亲约束一二。”

太太也知道这件事,略思索明白了其中蹊跷,称赞顾一昭:“我的儿,还是你知道顾全大局。”

两个得力干将,一个处处陷害,嚣张到损害太太颜面都无所谓;一个则处处忍辱负重,宁可自己吃亏也要保全太太颜面,不将吃过的亏声张。

太太的心就越发偏向了五娘子。

她也想将此事查明,即使松江府管事与二姨娘没勾结,大斗进小斗出都不是小事。

所以太太当天就发话让自己陪房铁头出面,将管事扣在了府里,叫人使手段盘问。

松江府管事一口咬死,自称喝酒糊涂了,是儿子办的差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