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1(1 / 2)

加入书签

惬意。”小舅舅很有几份自傲。

但看见旁边易大家的神色后,他又收敛了几分,改口道:“这里也别有一番风味。”

几人借用了山间的房舍,这房舍为有钱员外所建,平日里也能对外租赁,顾家花了钱就赁了房舍,一群人上了二楼,在亭中观赏姑苏雪景。

这座山舍专为欣赏景色所建,四面有窗,屋内却很是暖和,坐在屋舍中男女各坐一边,中间用屏风遮住,早有仆从在屋内燃起了火炭,小娘子们烤着火喝着热茶,加上手里捂着手炉,身上穿着厚重大毛衣裳,非但不冷,反而觉得浑身热乎乎,正好有闲情逸致看雪。

虎丘风景的确也不错,此时雪花越落越大,扑扑簌簌落了湖面、山顶、树梢、塔尖,到处一片纯白,偏还有扯着棉絮的雪花还在不断往下坠落。

原本熟悉的江南水乡景色映照在雪花里更显韵致。

大家赏景,李宾只惦记着吃:“我早看你们带着厨子,不知是什么好吃的?”

顾一昭笑:“带了锅子,这么冷正好吃点热乎的暖暖肚子。”

卢兰陵也惊讶:“我们范阳有锅子,不过是做好了端上来,不知道今天吃的是这种吗?”

带了两个锅子,男女分桌,寻附近一座寺庙里知事僧借了泉水,自家带来的炭火点燃,转眼就沸腾起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白茫茫水蒸气在屋里弥散,让人在雪天觉得很暖和。

“难道是要泉水煮茶?”李宾纳闷,“风雅是风雅,可是有点饿啊。”,喝茶水只能让人越喝越饿。

弘哥儿回答:“是我妹妹想出来的主意,用这种锅子涮肉吃。”

李宾大喜:“风雅,风雅,这才是真风雅!”

随后有仆从将一盘盘肉和菜端上来。

这是顾一昭的主意,她们这顿饭要在户外吃,可又下着雪,从家里带食盒过来肯定都晾凉了,自家厨子来园林借主家的锅灶又觉得不干净,而且冰天雪地在外面厨房洗菜,想想就替灶娘的手指关节担忧,索性就在温暖的家里切好配菜带过来,大家省事。

锅中热水咕咚,弘哥儿自家吃过,所以自己动手将肉和菜都涮进锅里,还教李宾:“这锅子是自己动手才有意思。”

崔题赞叹:“倒让我想起《山家清供》里的拔霞供。”

炭火沸腾,手切肉在锅中蜷缩浮沉,蘸点蘸料吃进嘴里肥瘦相间,真是说不出的惬意。

另有香菇、木耳等物,都是各有意味。

此时窗外雪渐渐大了,雪花飘散,林中沉静,白雪皑皑,唯有楼内热气熔融,温暖如春,铜锅沸腾,美食飘香。

大家都觉得有趣。

二娘子更是赞叹:“同样的菜式,怎么在外面反倒觉得更香了?”

“就像那次我在眉山差点断粮,吃最后一根素鸡居然觉得奇香无比。”崔题就说起自己游历山河的趣事。

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易大家也认真侧耳倾听,没了刚才对崔题的不屑。

吃完饭后撤走了锅灶,大家又围着炉灶煮茶。

小舅舅就提出正题:“今儿个下雪,就以此情此景每人作诗一首,作为本次赛诗会的题目。”

饭后考试不利于消化!顾一昭满腹抵触。

然而大家都饶有兴致,几位儿郎们都跃跃欲试:“我们也要比。”,四姨娘与易大家也决定在这里摊开桌面画雪景。

当即大家各自才思泉涌,纷纷落笔,或画画,或作诗。

顾一昭提笔半天,在宣纸上写一个“腊月雪忽至,送我满头霜。”

剩下就绞尽脑汁再也续不上了。眼看要交卷,就胡乱写了个“非我夸海口,天下第一妆。”

一炷香的功夫,大家都交卷,小舅舅开始一首一首评选,大家都凑在一处看热闹。

六娘子所写自然又是最好,小舅舅和易大家都赞不绝口:“自在飘逸,不落窠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