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6(1 / 2)

加入书签

语气说起了小舅舅会正骨的事。

时下这个社会风气,讲究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生践戎马之场,虽乏本色,故自有致③,要的就是你身兼数艺,所以小舅舅作为一介文人居然会舞剑会正骨,一下被几个小娘子们倍加推崇。

大家回忆起当初在山上的场景:冬天没什么人,郊野山间,曦宁出了事,有的小娘子当时就吓哭了。

后来小舅舅正骨,易大家指挥他们,兰哥儿带着弘哥儿去山下搬软轿,大姐姐安抚她们,最后又手忙脚乱将二娘子送回了城。

这样一场从未存在在日常宅院生活里的图景让小娘子们亲近了许多,生了许多同仇敌忾的心情,再加上这些日子老跟着小舅舅去外面游山玩水,心情开阔了许多,因此坐在一起时往日里那些争斗不休的戾气就散了不少,只有其乐融融。

六娘子对三姨娘义愤填膺:“她要去求子也就罢了,她带走了一半的仆人,不然我们在山顶上也能多些人手帮忙抬曦宁下山。”

三娘子嗤笑一声: “三姨娘不是一概就是那种自己贪图享受不管别人死活的性子吗”

四娘子附和:“后来送曦宁下山,三姨娘还抱怨自己的签文还没来得及解,不知道签文是什么意思,真是上不得台面。”

又坐在一起说旁的闲话,大家坐在一起集体八卦了几天之后,感情居然日渐升温。

等到正月十五时满城灯会时,姐妹几个很有义气的决定不去:“我们若是去了勾得二娘子更眼馋怎么办?”

“就是,年年观灯,也不差今年一次。”

大家不去看灯,都说那天要来陪二娘子,感动得曦宁决定掏腰包请厨房做一桌酒菜过来宴请姐妹。

她还有旁的事求顾一昭:“五妹,都知道你肚子里关于吃食的点子多,能不能想一个像上次烤串一样又好玩又好吃的宴席?”

顾一昭答应下来。

她打算做古代版的钵钵鸡、芋头小圆子绿豆汤和麻辣烫。

这时候还没有辣椒,就用藤椒和麻椒茱萸来代替,反正小小娘子们本身也吃不得太辣。钵钵鸡也做成了藤椒口味,麻辣烫更是做了不辣版,以照顾曦宁有伤口不能吃辣。

即使这样也都甚合小娘子们的胃口,这个说“绿豆沙真是绵软香甜”,那个说“钵钵鸡又辣又麻,但是好吃!”

最抢手的是麻辣烫,几人围坐一起,吃得不易乐呵:“这些菜平日里吃着也一般,怎么这么调制了就好吃呢?”

曦宁平日里挑食,不爱吃蔬菜,这会却对里面的笋干、青菜、豆皮吃个不停。

“因着调料重吧。”顾一昭揭秘,“还好咱家出得起调料钱,否则好多人家都舍不得下这么重的调料呢。”

? 如?您?访?问?的?网?阯?发?布?y?e?不?是?ī????????è?n???〇??????﹒????????则?为?屾?寨?站?点

几人围坐吃饭的当口,太太叫了外头扎灯的买了好些灯回来,小舅舅和哥哥们也买了灯送进来,有五色彩灯、牌楼大小的巨灯、还有牡丹灯、走马灯。

兰哥儿也叫人送来他故乡的彩灯给二娘子解闷,点燃灯盏后,走马上的图案就转动起来,居然能转成一个小故事,像看动画片一样。

大家聊起外面的灯会,聊起正月十五金陵城攀登城墙走百病的习俗,说以后要顺着京杭大运河去西北边上的金陵城爬城墙,热热闹闹,这个元宵节就过得半点都不寂寞。

吃到一半,顾一昭不小心将油点子溅到新裙子上,就只好遗憾起身:“我回房去换个衣裳。”,一会吃完饭她们还得去给老爷太太请安,自然不能穿有点子的衣裳。

“我去取就成。”豆蔻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