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3(2 / 2)

加入书签

太太慈和听小儿女们叽叽喳喳讨论,见四姨娘一边拍打一边看了一眼二娘子,又看向她,两人心照不宣笑了起来:曦宁这傻孩子,居然称赞赵家呢,那可是你未来婆家!

等到了自家院中,太太就顾不上疲乏,下车安排众人,先安置大儿子与兰哥儿住在最外面一进,中间一进留作兰哥儿的书房,因着担心兰哥儿怕吵,自己则带着女眷们住在最里面一进。

兰哥儿的仆从也都早就安排好了,兰哥儿还要客气,太太摆摆手:“你好好读书就是,这会子还能抱会佛教呢。”

临考试,太太就吩咐了大儿子去外头看考场,带着兰哥儿提前去贡院走走,勒令不许他们吃外面的吃食,免得吃坏了肚子。

太太见大郎说话清晰,谈吐比以前自然,做事也很周到,便放下心来,考试当天踏实打发大儿子和管事套着车去接送兰哥儿。

他们在贡院里考试,二娘子缠着大娘子去贡院外等。

太太就在房里私下里跟四姨娘念叨儿女经:“只盼着兰哥儿这一榜能中,我们也能顺理成章说起儿女婚事了。”

提起这个她就颇有些隐隐头疼:“今年大姐儿已经是17岁,翻过年可就18岁了!再不成婚可就成老姑娘了!别人t问起来我只好含糊说爹娘疼她,想多留一些年纪。”

还好二娘子也没说亲事,否则她得被闲话淹死。

“太太莫上火。”四姨娘这几年被女儿耳提面命已经多了些情商,“正好这回考完试就定亲,俗话说好饭不怕等不是?”

“也是。”太太嗯了一声,“我听卢家来信的意思,也是想等有个举人的名头好提亲。”

“到时候太太可是两位举人的丈母娘呢!说不定日后还是两位状元郎的丈母娘呢!”四姨娘凑趣。

太太笑逐颜开。

顾一昭则忙着在后门与两位管事相见。

他们两人都是实干型人才,这段日子先是顾不上休息就寻找合适的民窑,寻到之后又陪着监工,还上手帮人家打下手。

窑厂上下一开始还生气,骂骂咧咧觉得他们这是不相信人,来监工是多事、耍威风,可这段日子朝夕相处,发现两位管事凡事亲力亲为,忙碌时甚至给窑工当助理小工,所以对两人大为改观,临交工还结为了好友。

两位管事将一车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琉璃纸镇给顾一昭看:“小姐,货到了,检查了没有问题。”

这批货物都要好好检查过才行,避免出现什么问题。考场的纸镇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别说被骂了,人家考生出了考场来砸你的摊子都有可能。

顾一昭就点点头:“那便开始售卖吧,你们再雇佣几个可靠的人。”

雇人是现成的,金陵府这边开宅邸的仆人平日里远离主家,没什么油水,顾一昭就让他们举荐可靠家人来做帮工,论卖出去的份数提成。

那些仆人们自然是踊跃推荐自家人手。

边安两个看在眼里更佩服小姐聪明:顾家仆从想要抓住唯一一次在当家五娘子跟前的机会,就必须认真严谨做事,而且他们本身都是顾家仆从,不用担心雇佣外地人的风险。

而且边安和高大升本就是被顾一昭临时安排在宅子后院蹭吃蹭喝的,如今有了雇人的由头,那些宅邸里的仆从就对他们更客气,让他们俩免去了在外面住宿和吃饭的花销。

也就是说,小姐这一趟生意,就算真亏了也只会亏他们单程来金陵的船费和定制纸镇的成本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