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4(2 / 2)
毕竟两边都在京杭大运河上,航运起来方便。
等两位哥哥考完了试,全家便又坐着船往苏州去时,顾一昭的商船也跟在后面,沉沉运送了一船。
卢兰陵叫人送东西进来,说考完试后闲逛,买了些金陵特产的小玩意儿,来答谢顾家人来送他考试的情谊。
“表哥倒是好体力,考完试还有精力买东西?”大娘子奇怪。
卢兰陵送来的东西是桂花酒、琉璃小挂件、折扇等特产,看着都很有趣,每个姐妹都各自有一份,可是若仔细琢磨,就会发现给二娘子的与给其他人的不一样。
好比同样折扇,其他小娘子的是湘妃竹、老棕竹之类材质的,二娘子的就是最名贵的紫檀木,就连扇面都是王孟仁所画。
一看就用尽了心思。
顾一昭就偷瞄二娘子,果然二娘子脸先红了,支支吾吾开口:“或许是表哥想闲逛散心吧。”
大娘子果然心思不在关注表哥上,也就没发现二娘子的异样,只跟顾一昭讨论金陵好还是苏州好。
几个人争执得不亦乐乎,顾一昭想,如果说金陵府是后世的北京,那苏州府就是上海,一个是政治需要,一个是商业都市,算是各有千秋吧。
考完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四姨娘也开始画扇子。
还有波折呢。
四姨娘动笔时忽然想起闺阁女子画笔不得流传在外这一条,便整个人蔫了一般:“老爷肯定不同意。”
顾一昭有心替四姨娘遮掩,顾介甫肯定不会同意这件事,可顾一昭以现代人的眼光觉得四姨娘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她鼓励娘:“娘起了个男子名字打掩护便是,我们都瞒着爹,爹怎么会知道?”
四姨娘毕竟是农女,没有受过那么多封建礼教的荼毒,很快就过了这道坎,专心致志想起自己的新笔名:“俗话说没了张屠夫难道还不吃带皮肉。那我就叫张屠夫。”
“这个名字霸气。”顾一昭拍手应和。
四姨娘就以张屠夫的名号还是画扇子,源源不断的在内宅生产扇面。
她一开始还小心谨慎,画的都是些花花草草,后来胆子大了点,就敢画侍女人物。
易大家听说之事后,非但没有斥责四姨娘此举玷污风雅,反而鼓励她好好画:“民间匠人里许多是真正的丹青妙手,只不过没有机会走到人前来,就此湮灭,所以不见得民间技法就是下里巴人。”
她还拿自己在大同游历的经历现身说法:“先前在洞窟里见过不少佛像画像,金刚怒目,观音慈悲,样样都栩栩如生,地狱惨象让人如声临其境,若是那些画师出自朝堂之上,或像我一样出自名门,必会名扬天下,不逊色于当年的吴道子。”
“可惜他们没有途径被世人所认可,所以只能寂寂无名于乡间,所画的倾国倾城壁画也只能淹没于荒郊野村,在风沙中褪色。”
四姨娘就喃喃开口:“也不算淹没吧?有许多人礼佛呢,再偏僻的寺庙都有信佛人认真拜佛,看着那些壁画也能开悟。”
易大家先一愣,随后笑:“你说得对,是我落了下乘t。”
有了师傅鼓励,四姨娘画画的担子变大,日子久了还自夸:“传说中的应天府画扇能手姚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