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2(1 / 2)

加入书签

你舅舅家是私盐贩子手里讨饭吃的伙计,我娘家连富户都算不上。”祁听莲才不管那些,张口就嚷,“若不是皇上封地到了我们鲁地,只怕你今日不过是个小吏。”

“祖宗!祖宗t!!!”李盐运使就怕她翻旧账,一叠声求妻子莫声张,“顾家虽然家底厚,但比起我们的确差了些。”,说着就拿出一摞地契给妻子看。

“这是什么?”祁听莲吃了一惊。

“你总说我家家底薄,实际上只要有官做,哪里怕捞不到钱?”李盐运使洋洋得意,“咱们手里握着盐引,难道还怕攒不够家底?”

祁听莲数着厚厚一叠地契,感觉像在做梦:“往日里一张一张攒起来的地契,这会倒像是打叶子牌,握了一叠牌,不对!叶子牌都没这么厚。”

“以后还会有更多。”李盐运使笑着看妻子,“听说顾家大女儿嫁妆顶天了一万两,可我们这些地契随随便便抽几张就是一万两,哪里还稀罕与他家做亲家?”

厚厚一叠地契,都是苏州繁华地区,有的甚至连着一条街都是她家的商铺,祁听莲爱不释手,可还是惦念顾家的女儿:“可顾家那两个女儿当真是好,一个温润如玉,一个璀璨如星,各有各的华贵。再说人家是要进韩王家里做王孙妃的,难道韩王还没我家富贵?”

“我们当然比不过韩王,圣上不过感念当年的从龙之功给了我一点蝇头小利我家就赚了这么多,更不用说韩王这种肱股之臣了。”李盐运使还算脑子清楚,“可韩王家富贵锦绣,已经不需要媳妇为自家做什么了,当然是只要出身不过分卑微,就由着儿子喜好挑。千金难买我欢喜。”

他拉着妻子的手到桌前坐下,循循善诱:“咱家不一样。咱家根基浅薄,想要成为韩王这样的世家就得一辈辈积累,孩子们的婚事自然也要琢磨强强联手,不然娶一个一般人家的,岂不是耽搁了我们家一代的路?”

祁听莲想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她还是念念不忘:“咱家那么多儿子,难道就不能由一个娶顾家女进来?不说宾儿,就是下面的二郎三郎都行,还能与韩王家沾上连襟呢。”

盐运使想想:“倒也不是不行,皇上想必也喜欢我们与韩王走得近,你去看看,顾家剩下女儿哪个最好。”

祁听莲是个狂傲的,再兼之有了那一堆地契做后盾,底气就更足了,她和身边的婆子丫鬟都见过顾家的女儿们,便传唤来心腹婆子挑起了未来儿媳妇。

照她说呢,顾家剩下女儿里,三娘子长得太平淡,四娘子又眉眼带贼,六娘子长得好气质也文秀,但看她看一幅画也要念诗,看窗外云卷云舒也要吟诗,真是看得祁听莲费力。

她可不想找一个这样的儿媳妇进门,她自己就是小吏家女儿,等自家富贵之后感觉那些高门妇人都在看自己热闹,便不想寻一个知书达理的媳妇,惹得自己不快。

再说了,老大老二媳妇都计划选高门的,荣耀是荣耀,可是不好拿捏,那自己做婆婆还有什么意思?

倒是这老三媳妇,可要好好找一个出身卑微的好拿捏,也能在她跟前尽情摆一摆做婆婆的派头。

思来看去,就看上了五娘子。

至于自家拿去联姻的儿子嘛,祁听莲觉得自己长子尽善尽美,尚个公主都使得,将目光投向了老二老三。

最后觉得李家三子李宝长相比起两位哥哥不显,读书没什么聪慧的灵气,还总被夫子们教训,再兼之行动也懒散,不像有什么大出息的,就决定给他说个顾家女儿。

定下了是给李宝说亲,祁听莲唤来三儿子吩咐两句:“过两日要去顾家参加定亲宴,我可是打听过了,男女宾客虽然是各居一座小岛,但也上下船时也能相见,再者湖边亭台舞榭相通,若是有心相见也可,你到时候可多瞧瞧顾家五娘子。”

李宝13岁,说实话也就这两年才窜了点个头,前两年跟着他哥哥李宾往顾家去蹭饭吃,半点都不违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