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2(2 / 2)

加入书签

“你起名也太随意了,原先的店铺叫那家绣坊、那家书店,如今园子就叫小园。”二娘子嘲笑。

元风也嘻嘻哈哈:“我还当你要起名叫做那家园子呢。”

顾一昭嘻嘻笑:“我懒得起名字,再说了,我们家的大湖那么大都懒得起名,一直叫大湖大湖,与我的小园有异曲同工之妙,看来我与顾家一脉相承。”

诸人跟着进去之后见庭院不大,巧妙在自然景观众多,绿植遍地,藤蔓爬墙,中有回廊。

最亮眼的是装饰风格从未见过。

“你哪里想到这么多奇妙的点子?”曼宁惊讶发问,左摸摸右看看,舍不得松手。

“哪里哪里,都是旁人的指点。”顾一昭在旁边很谦虚。

她不是故作谦虚,而是确实装修借鉴了现代新中式的装饰风格,在古代摆件物品上做起了减法,增加一点线条感、简洁感。

传统装饰固然大气豪迈,但自己的园林太小,里面的四合院也就一进,主要还是回廊,所以主打一个简洁路线,这样能衬托得房子更宽敞些。

一个四脚的茶几上摆了一盆吊兰,清浅枝条横亘阴影疏浅,吊篮的浅绿与桐木的沉稳相辅相成。

窗外的古树上种着蝴蝶兰。这是顾一昭从新国的植物园得来的经验,将蝴蝶兰直接种在树上,这样保持树根裸露,反而有助于植物透气,不容易烂根,而且从树上直接挂无数蝴蝶兰更有意境。

至于庭院中常铺设的青砖条石,顾一昭实在是付不起那么多石料的价钱,索性去各处村庄捡拾了不少淘汰的缺角磨盘石,统统利用上,先是准备了雪白的小碎石,在上面铺上磨盘石,再移栽一些低矮草花夹杂石缝里。

回廊挑出一片风景好的,直接拆掉栏杆,做成开放式,在上面铺设一块粗麻毯子,毯子上设置茶桌茶几,放陶土茶杯,看着古意盎然。

屋檐系上风铃,风一吹“叮叮当当”作响。

回廊上最大的亭子处寻些白细布,上面请大姐写大篆,酣畅淋漓墨汁浸染,加上白矾固色后挂起来,在风里吹来吹去颇有意境。

总之顾一昭拿出了后世烂大街的新中式装置,尽情在小院里挥洒。

前世看着烂大街的东西,但因为在这里还很稀缺,所以乍然看到大家都觉得眼前一亮。

“你这样装扮比家里的房子显得更清净些。”六娘子在旁边打量,一边赞赏。

“我倒是想繁复,奈何没有那么多紫檀木高几、红木罗汉椅、黄花梨多宝阁啊。”顾一昭两手一摊,她这么简洁还不是太穷了闹得?若有一天自己坐拥故宫,肯定怎么大气怎么来。

她擦擦额头,果然穿越是要多点金手指的。

他们在这里参观,李宝姗姗来迟,他来的同船就见一位伶俐的小厮拎着一个冰盒,上船时差点被绊倒。

李宝好心帮她扶了一把冰盒,那小厮道谢后客气自报家门:“妾身是顾知府府上的,却给自家小姐送冰盒,恐怕她中了暑热。”

李宝吃多了顾家饭菜,看见顾家人也觉得亲切:“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说起来我与你家弘哥儿还是同窗呢。”

“当真?”那小厮也很高兴能遇到故知,他似乎是个开朗活泼的,一会功夫就聊起了自家服侍的那位小姐,“小姐的乳母是我娘,我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