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1 / 2)

加入书签

,面面俱到,既能照顾到所有人,又不显得谄媚,温和有礼让所有人都觉得如沐春风,顾一昭愿意称他为天选官场圣体。

怪不得顾介甫刚见他几面就觉得此子不凡。

顾一昭看两眼,倒觉得这个黄其眼熟,还是木兰认出来了:“这不就是给边安抄送子集的穷书生么?”

原来这人还能亲自俯就去赚钱,至少不是个穷酸书生。

今天宴席是家宴,就小规模摆在画舫码头,太太不大喜欢这门婚事,又赶上小儿子肚痛,她就没来照看着孩子。

二姨娘求太太:“既然婚事已定,求太太让我与老爷见面,我想给四娘子多讨要些财物。”

太太本就对四娘子充满愧疚和怜悯,闻言立刻答应下来:“你既然知错了以后也就不用禁足了,出来走动吧。”

二姨娘淡淡一笑,并不回答。

因着是四娘子婚事就抬举了二姨娘,将她请到了原本太太坐的主桌,与顾介甫坐在一起。

二姨娘打扮得很精神。

她本是银盆脸,所以装扮时扬长避短,头发梳成显脸小的灵蛇髻,垂下两绺挡住脸颊颧骨,耳环戴了细细的金线,末端垂着两粒温润雪白的珍珠,让人看向她下半张脸时自动看向那两粒晃动的珍珠,而忽略了她脸颊上堆着的婴儿肥。

衣衫则是深藏蓝色,这样厚重的颜色遮住了她身上的浮厚之气,更彰显了她的皮相美而非骨相,再加之藏蓝本身的肃穆气质与她的丰厚相呼应,反而显得她端庄、文雅如一个端正新寡的年轻少妇。

顾介甫也有怀念:“当初在泉州时你也这么倒过荷花酒。”

因着是定亲宴就没有按照男女分桌,而是顾介甫和二姨娘在正堂,客人在西边花厅,儿女们坐在东边花厅,帘子高卷,大家都在看庭院里的歌舞。每人面前摆一张小几,桌上摆着各自爱吃的食物。

二姨娘就坐在顾介甫身边,笑着给他倒酒。

顾介甫有片刻恍惚。

二姨娘从来不好看,她被选中是因为她姥姥、娘、姨母都是好生养的,家里孩子许多,再加之样貌中等、性子忠诚,崔家急着给太太寻一个滕妾,就挑中了她。

所以她与顾介甫初相见时为了确保能得青睐用了不少心思。

今日她就穿得是当初相见时的衣裳。

顾介甫自然意动,他也明白二姨娘不喜欢这门婚事,就小声劝她:“我明白你的意思,晃宁也是我的女儿,我哪里有不疼的?只是黄其这人风华无双,远胜于我,只怕三十年后必然会独步天下,青史上必然有他的名号!”

可二姨娘不说话。

顾介甫就讪讪找补:“我也知道亏待了晃宁,家里给她多陪送些嫁妆,这是门上好的婚事,晃宁肯定不吃亏,说不定二十年之后家里几姐妹她坐的最高,她的儿孙最有出息,反倒是富贵人家容易坐吃山空。哪里说得准呢?”

二姨娘还是不回话,半天才笑着问:“官员三年一次考满,来决定接下来的职位,老爷是称职、平常还是不称职就看现在了吧?”

“为何说这个?”顾介甫发话。

说心里话,顾介甫盯着李盐运使的位子许久了。

他如今有个女儿嫁给了仰鹤白,可以说跟皇家是攀上关系了,女儿随夫婿管皇帝叫表哥,若按照民间的联姻排行,只怕他应当是皇帝的表丈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