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1 / 2)
好。老二媳妇则要带着内宅女眷们安稳做事,洒扫门庭。”
很有大家长的威严。顾介甫就带着妻儿行礼:“是。”
请完安就算彻底定下二房的规矩,老爷子叫顾介甫去书房,他们大约要谈论朝廷之事——毕竟有些话在书信里不好聊,面对面说得更透彻。
顾一昭惆怅看向他们离去的方向,若是在苏州府她肯定能跟着旁听,不过到了规矩森严的老家,她这个女孩儿暂时没有表现出出类拔萃的天赋,自然也不能指望老爷子对自己能高看一眼。
他走了,顾老太太也懒得应付下面的庶子媳妇们,就挥挥手推说自己累了,自己走了。
大伯母倒和气,招呼几个小娘子,又叫丫鬟给她们端新上市的樱桃:“黄橙橙像玛瑙一样,你们这些小娘子拿来吃也行,拿来照着描画鞋样子也使得。”,
投桃报李,太太也开口问大伯母的女儿:“寿宁可还好?她出嫁时我在苏州没来送,只能托人带了些贺礼,但心里总惦记着,还记得当初她摘了柿子做柿饼分发大家的情景,那时候我才嫁过来没几天呢,一转眼寿宁都要生孩子了。”
“唉。”提起这个大伯母就面露愁容,半天才无奈笑,“儿孙自有儿孙福。”
太太讶然,不过很快就遮掩过去:“说起婚事都是做娘的不放心,我家曦宁嫁得那户人家啊,也是,唉……”,好像自己也为曦宁伤心。
三婶瞥了一眼太太,冷笑一声:谁不知你家曦宁嫁得好?现在说这个不过是想拉近与大嫂子距离,不想在失意人跟前露出自己的得意,这个崔氏,倒是比几年前多了一丝滑不留手。
等太太应酬一番回到自己房里,没多久顾一昭就带着最新的情报来禀告了:“大堂姐夫家是个破落户,公婆多病,上头有两个兄弟,家里是贩卖骆驼的商户,也不是正经商人,而是去牲畜市上牵一头骆驼看看牙口,自己零散捡漏买低卖高,平日里也帮人掌掌眼买牲口收个提成。”
类似现代的二道贩子,连正经大商户都算不上,都是一单两单做生意。
太太旁边的钱妈妈很是佩服五娘子:这才多久?这个五娘子就能发现太太心中疑惑又赶紧安排人去询问内幕,不愧是太太身边第一得意的人儿。
顾一昭倒没她想的那么周到,实在是她身边的山茶天生擅长交际打听,这回到老家才一天,山茶就已经走访了各房自己的外婆、姨母、姨姥姥等各种亲戚,打听了一箩筐消息回来。
她是世仆,家里的姨母、姨姥姥、表姐都在各房梳头,自然是消息来源很多。
太太闻言吃了一惊:“怎么这么穷?”,顾家书香门第,在太原已经算是很有体面的人家,故去的大伯也是官员读书人,怎么会嫁了个这样的门第?
“说是因为大姐夫读书好,年纪轻轻就读到了举人,又是故去的大伯父的得意门生,所以大伯父瞧中了这个好苗子。”顾一昭也是早就知晓这些缘故。
这倒也常见,在古代读书好就代表能改命,所以大佬们赏识一个穷小子自然是屡见不鲜。
“大嫂膝下就寿宁一个女儿,自然也会陪送许多奁产,为何又会让大嫂这么愁苦?”太太纳罕。
陪嫁时的确丰厚,但架不住婆家用钱的地方多啊。
刚嫁进去就闹出债主堵门,原来他家娶寿宁时居然是举债办的酒席、置备的彩礼,若是寻常借贷也就罢了,偏偏是借了印子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