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2 / 2)
“这没事看什么郎中啊?”
“就是,我要是得重病就自我了断,花费的银子还不如留着给儿孙呢!”
大伙儿上下打量温家老两口一眼,不由得纳罕:这两人看着也不像得了重病的样子……
“这六百两,是不是都是我姐姐这个儿媳妇付的钱?”顾一昭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
旁边药童点点头:“每回都是记在账上,年终寻这位夫人结账。”
围观人群齐齐“呀”了一声,随后议论声就如夏日鸣蝉此起彼伏:“好孝顺的儿媳妇!”
“这是谁家姑娘啊?也不知道她家还有姐妹待嫁么?”
“这儿媳妇和亲家母看着守礼文弱,反倒是这两公婆看着给她们提鞋都不如。”
“高娶了吧?娶进门就花儿媳妇嫁妆,真丢人!”
“就是!我家就是穷死都不花儿媳妇嫁妆,这成了什么人家?”
老百姓讲闲话,哪里管你什么面子不面子,当然是怎么痛快怎么来,对着温家二老指指点点个没完。
那温家二老固然脸皮厚,可被这么多人指责也有些绷不住。
顾一昭却不轻易放过他们:“既然温家婚前不是这般一天三次的看郎中把脉,怎么寻了我大姐就沾染上了看郎中的病?”
是啊,为什么?
围观群众自然心里都有了答案:一看就是这两穷货好容易讨了个富人儿媳妇,趁机薅人家羊毛罢了。
说到这里,大太太也恍然大悟,随后又在心里长长叹口气:女儿这公婆居然还有这毛病?又自责自己没有给女儿陪房几个得力家人,怎么连这样小事都隐瞒了下去?她自己又不跟女儿生活,不知道这些琐事。
于是扭头去看女儿。
寿宁却满脸羞红。出嫁之后就算跟娘家再亲密还是学会了撒谎:有些事情她觉得会抹黑丈夫抹黑婆家就会有意识隐瞒,不跟娘家提起,否则她现在跟丈夫家也算一家人,丢脸还是丢自己的脸。
加上她陪嫁丰厚,觉得两位老人在医馆看病是正经支出,所以从未拒绝过付钱。
再说她自己都不知道公婆在医馆的大额开销是这么频繁来请平安脉,于是小声跟娘解释:“每次都是医馆来算总账,加上抓药钱,我并不知道公婆时不时就来请平安脉。”,这么频繁请平安脉,就算是顾家这么富贵的人家都扛不住,顾家祖父母最多每个季节请一次平安脉。
“不止呢,两位在我们这里什么都买,人参、红参、鹿茸各种药材,连夏日里我们解暑的酸梅汤都买好几兜走!”小药童早就看这两位公婆不顺眼了,趁机告状。
这下围观百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肯定是温家公婆觉得儿媳妇结账,所以不买白不买,狠狠占便宜罢了。
“有人参?”大太太再好的涵养此时也忍不住了,“既然平日里没少买人参,那怎么还要打发我女儿来娘家要人参续命?”,她平日里觉得两口子对女儿好,加之不想让女儿夹在中间为难,所以对两位都客气以待,免得他们关上门苛责自己女儿,谁知小心翼翼还是换不来友好,那她还要什么好心声?
寿宁不知道为什么鼻头一酸,又委屈又气恼,低下头,不敢让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