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2 / 2)

加入书签

二嫂报了仇,拿着宗族的谢礼直接和离,带走自己孩子,还觉得不解气,索性拿钱找了地痞买通后让他们狠狠将温二哥揍了个半死。

温二哥瘫痪在床,日夜要温老婆子照料,家里还有个已经被气得痴痴傻傻的温安生。温老婆子天天给儿子端屎端尿,一边悔不当初:“早知道当初何必气走寿宁?又何必那么不知足?”

如果她和丈夫不是那么贪心,而是知足常乐,说不定寿宁还是愿意救济他们,日子即使没有大富大贵但小康总也使得,何必沦落到今天这一步?

退一万步,就算是在寿宁跟家里断绝关系的时候幡然悔悟也来得及,善待儿媳妇,儿子是个举人,家里怎么会这么落败?

只是事已至此,她后悔再多也没用,只能哭着每日后悔。

没几个月她就绊倒在冬夜的冰雪里,家里无人照应活活冻死,二儿子无人照顾而被饿死在床上,至于自己最爱的小儿子已经完全疯傻痴呆,只知道在街上奔跑捡泔水吃,偶然没头没脑冒出一句:“我好后悔。”,却只被街头上的顽童取笑。

对于这一家的遭遇寿宁一概不知,她和离之后就安安稳稳在家里做回了乖女儿。

每日里写字作画、跟姐妹们聊天作诗,日子忙得不亦乐乎,渐渐地心思也恢复了婚前的平静。每日里最大的烦恼变成了新买的笔洗不好用。

大太太看她这般安闲也终于放下心来,亲自去求了顾家祖父祖母,只求能让女儿终老于家中:“她若是想招赘就招赘,若是不想招赘,我已经求了二房的弟妹,说是三房的两个堂弟能照看她一生,这辈子就让她不要再嫁出去了。”

顾家两位老人自然不愿意让寿宁在家里做老姑娘,祖母是想到自己嫁出去的女儿:“凭什么我的独女要嫁出去,你的女儿就能留在家里?”,可想到寿宁是自己最疼爱儿子的一点骨血,心里就又软和下来:“还是叫她招赘或者过继个孩子吧,也算给老大留一点香火。”

顾老爷子更在乎顾家颜面:“家里有好几个孙子,哪里还要孙女招赘的?旁人家招赘是家里没有男丁了再招赘,我们招赘的话,家里男丁的财产不就要分薄了?”而且多丢人,他一辈子都是太原府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哪里容忍招赘?

最后还是寿宁自己做了选择:“我愿意领养个孩子。”她算是看明白了,婚事并无任何用处,这辈子绝不会再打算嫁

人了。

【作者有话说】 W?a?n?g?阯?F?a?B?u?y?e?í?f?ù?ω???n?2?〇?2??????c????

明天晚上有望回家,啊我一定要重新调整格式

第84章

还是太太去寻顾介甫说了这件事,顾介甫原本是竭力拥护老太爷任何想法的,但是一件事改变了他的看法:他对侄子们的读书很上心的,所以看他们功课想要t考校几次,结果发现侄子们学问也不过尔尔,倒是寿宁的学问极好。

他便生了爱才之心,去寻老太爷道:“家里子侄们读书都不好,倒不如趁着儿子在,设立家塾,教导子弟们学问。”

老太爷点点头:“只担心你一人教不过来这许多人。”

顾介甫就循序渐进:“说起来,大哥在就好了,大哥在世时于《尚书》很有见解,大嫂陪嫁里又有一本《春秋左氏传》的注解,都被寿宁继承,我亲自考校过她,学问扎实不输大哥,只可惜了是个女孩,唉,爹,不如就让寿宁帮我搭把手,在私塾做夫子。反正都是自家子弟,也不算抛头露面。”

提及自己早逝的大儿子,老太爷也面露恻然,再加之他对这个出息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