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6(1 / 2)

加入书签

解了一下相关知识,目前疆域上那些游击将军一般都出自想闯出名头的平民,豁得出去敢闯,将头颅别在裤腰带上才能闯出这一番事业。

萧辰作为世家子弟坐上了这个职位只怕凶多吉少,旁的不说,只怕萧家父母自此就要提心吊胆过日子了。

他从苏州去嘉峪关,自然也要经过自己曾走过的水路,再从西安进西北,这一路颠簸只怕是自己所经历的几百倍。

只不过如今都是过往了,与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顾一昭摇摇头,将思绪收了回来,认真抄写典籍。

阚公子对这门亲事很看重,说要采买东西时特意去请太太示下:“伯母,要给兄弟们买新婚贺礼,恐怕有些内宅的东西我不会,能否派个内宅管事指点?”

太太闻弦而知雅意,特意派了钱妈妈的小儿子指点。

钱妈妈回来报信:“阚公子不问几个小娘子的事,很有分寸。”

太太很满意,就算装也不是人人都能时时装分寸感的。但到底还是对阚公子的出身有芥蒂,她就沉吟:“也该看看阚家做派。正巧过段日子阚老夫人八十大寿,要在平阳府老家做寿,我带着几个小娘子去给她贺寿。”,也正好看看阚家是不是很排斥这个外室子。

阚公子在太原府期间从不去那烟花之地,不是跟各级官员见面就是给自己的下属兄弟见面,是个长袖善舞的人物。顾介甫也很满意:“年轻人是该有这份和光同尘的热乎。”

要是一味清高孤傲,怎么在官场闯出名堂呢?

正巧阚公子下一站也要去平阳府给老夫人贺寿,于是几人便一起动身往平阳府去。

太太想了想,带了四五六三个女儿,要是婚配也就是从这三个里面了,虽说五娘子是首选,但只带一个目标太大,明摆着是去相看去恐怕不妥,不如都带上做掩护。

六娘子连衣裳都懒得做,只憧憬能去尧舜之都看看,还备了一套拓印的材料,预备去平阳府的碑林拓名家书法回来。

四娘子想去爬姑射山,还特意带了一双好爬山的鞋。

唯有五娘子被太太扣在身边,押着她做了好几身衣裳,还搭配了好几套首饰。

平阳府离着太原府很近,只走了一天,这一路还算太平,马车外阚公子很热情,指点t着诉说外面的风景。

他也交友甚广,这里是他某个兄弟故乡,那边又是他认识的某位把总老家,看得出来是个豪爽的江湖性格。

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平阳府,太太凝神打量,见来迎接他们的管事自然而然牵过阚公子的马,阚公子也理所当然吩咐他:“给喂点糖块。”就知道至少阚夫人并不苛责这位外室子。

要知道阚总督夫人是皇家的郡主,她虽然俯就了阚家但毕竟把持着家务,若是她发话,内宅仆从们为了巴结女主人也会给无根无基的外室子看眼色,断然不会像现在这样恭敬。

她们一行人自然是住进了客房,没多久阚夫人派来的婆子就殷勤端来几盅银耳秋梨羹:“按道理我家夫人应当来亲自恭迎贵客,只是这几天客人太多要招呼还要准备寿宴,实在腾不出手,特意请我来送点心,还请贵客勿怪。”

太太自然不会在这种小事上纠结:“那是自然。”她也是当家主母,明白这种寿宴上主母是最忙的。

【作者有话说】

[红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