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1 / 2)

加入书签

眼看着那个杀千刀的!”

“我不管你家务事,但顺路捎你去京城却可以。”崔氏一码归一码,应了下来,“不过你要举止妥当,还有曹大太太跟我同行呢。若是有什么不妥的,我可当场就翻脸。”

“好好好!”三太太一叠声应了下来,欢天喜地回去收拾行李。

顾一昭得知这件事之后就给崔氏出主意:“三婶历来主意多,如今分了家您又镇不住她,不如带个人管着她?”

“我巴不得有人能管她呢。”崔氏愁眉苦脸,“谁知道跟了这么个破落户,我一路不得提心吊胆就怕她出什么幺蛾子。可谁管得住她呢?”

“我记得我们大姑母随着姑父搬迁去了京城,她是祖母唯一的女儿,肯定祖母心里惦记得紧,不如您说动祖母,让她出面跟着您去京城?”顾一昭给崔氏出主意。

顾家这位姑母名讳唤作依音,嫁到了一户读书人家,前几年搬迁去了京城。顾家老太太自打大儿子去世后就对万物了无生趣,平日里也总是念叨这个女儿,只要劝她两句,肯定能说动她去京城。

崔氏越想越高兴:“还是小五聪明。”

果然没说几句话,顾家老太太就被说动,跟着太太一行人去了京城,有了她这位长辈坐镇,三太太也老老实实跟在队伍里,并没有闹出什么大差错。

一路上曹太太仔细观察五娘子,原先只看出她皮相生得好,表面行为举止极好进退有据,可仔细接触才发现她智慧有余,每每遇上急事也都不骄不躁,进退自如,心里就越发满意。

虽然太原府离京城不算远,可当一行人真正到达通州时也已经到了初秋。

踩着银杏黄叶进了通州城,只觉得秋高气爽,崔氏看头顶的深邃蓝天,不由得感慨:“一下就开阔了起来。”

“是呢。京城最好的天就是这时节,倒被咱们赶上了。”曹大太太也跟着笑,她看了前头树下熟悉的仆从,笑道,“前头那是我家人来接我了。”

仆从上前:“听说大奶奶这些日子要来,小的已经在这里等候了半月,就怕错过了,少爷在自家宅子候着,就等着大奶奶呢。”

曹大太太就跟崔氏道别,一路走过两人极为投契,崔氏也不跟她客气:“先送你回家安置,等回我们收拾停当了我再给你下帖子。”,两人说说笑笑告别。

顾家也有个仆从来接人,是老爷身边的青云,他上前笑道:“老爷公务繁冗脱不开身,所以让小的来给老太太赔罪,再者老爷吩咐了,今晚各位主家们就在自家宅子里休息一夜,明日里赶路,正好下午能到城里。”

顾介甫是公职人员当然不能擅离职守,但顾老三呢?他不过一介商户,按道理应该来迎接嫡母,这是不要孝道了?崔氏心里纳闷,不过面上却不表露出来。

“老三人呢?”顾老太太却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呃……”青云一时卡壳,不过他对答如流,“小的只跟着老爷,不知道三老爷的事,只知道老太太、太太、三太太要来的信件老爷早就让咱们兄弟递给三老爷了。”,先把二房摘得清清楚楚。

三太太恼怒,觉得这奴才简直是趁机上眼药,嘴上还要替丈夫遮掩:“娘,老三从来事母纯孝,想必要么是三老爷忙着杂务一时忘了,再者他肯定是想到有二哥处处周全就没有再过来一趟。咱先赶紧去歇歇吧。”

老太太这才作罢,一行人就往通州城里顾家的宅子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