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2 / 2)

加入书签

他是被兵丁送回来的,袍脚星星点点的鲜血,正中则一大团锈色的血迹,神色颓唐,整个人如失了魂一般。

“老爷???”崔氏惊呼一声,差点吓了个半死。

“我……我没事。”顾介甫像是被叫醒,抬头,眼神却不敢看太太,歪到一边去。

“既然无事就好。”崔氏欢喜起来,看了看门口两个持着长枪看守的士兵,心里石头落地,虽然两人没什么感情了,但毕竟多年夫妻。

“老大,你怎么不对劲?”顾老夫人敏锐看出了不对,左右审视顾介甫,“既然不是你的,那是谁的?”

“是……”顾介甫顾左右而言他,为难不已,半天才答,“是……”,他说不出来,看了看崔氏。

崔氏愣神:“是我爹?是我大哥?!”

“不是。崔阁老好好的,大舅哥还怒斥了皇……”顾介甫将那个称呼咽了下去,“是兰陵那孩子。”

今日朝堂,三皇子拿出圣旨要登基,群臣激愤,卢兰陵当堂辩驳,慷慨激昂,至死不从,触柱忠孝而亡。

顾介甫和崔家、卢家都有官员在朝中,当朝收敛了尸首,但因戒严的原因无法跟着车辆去卢家,只能各自回家。

崔氏还没听完一下就晕了过去。

家里人手忙脚乱去喂水、抬人,顾一昭冲到门口跟两位兵丁交涉,才请来了郎中,给崔氏施针救了她。

崔氏醒来后已经是三天之后,她急着去找曦宁,顾一昭赶紧扶住她:“母亲,我已经去见了曦宁,她如今已经缓了过来,在床上静养,丧事已有卢家人操持,您喝了这碗参汤提提力气,就跟我一起去卢家。”

崔氏本来想直接去,可担心曦宁看到自己神色苍白担心,于是一咬牙喝了半碗参汤,就抓着顾一昭的手臂一起去了卢家。

曦宁神色却很平静,半点都没有颓唐的样子,只淡淡道:“兰陵本性高风峻节,如冰壑玉壶沅芷澧兰,不改其节,他那日早上出门时,我就已经知道了,娘也不用太伤心。”

倒是崔氏反过来吓了一跳,眼泪都吓得灰飞烟灭,攥住曦宁胳膊:“儿啊,你若是伤心就哭出来,这般可不成!”

“娘,我早就哭过,如今可不能再哭了。”曦宁反过来安慰她,“兰陵去之前就已经告诉了我若是忍不住就……听舅舅和外祖父说,他那天是忍了又忍,恐怕已经忍无可忍才血溅当场,之所以忍,是为了对妻子的责任。然而他为我我也要为他考虑,我与他非但为夫妻,也是知己,若他那时候不站出来日后也会颓唐而死,我懂他,也愿意成全他一路好走。”

“我若不是怀着身子,我也要去朝堂鸣冤鼓要去大明门跪先帝,忠君爱国,本应当是君子所为!”曦宁说着,眼神中流露出向往之意。

崔氏赶紧劝她:“圣贤书虽然这那,可人也应当先学会保全自身,你若有什么,娘怎么办?你外祖父如何?你爹如何?你姐妹们又该如何伤心?”,定然要劝阻住女儿。

她虽然豁达,可身体还是伤心,没多久就流产静养。阮夫人急得什么似得,天天从厉指挥使府里出来给曦宁煲汤:“太太对我家五娘子好,我也应当好好照应二娘子。”

三皇子篡位,东北的蛮夷蠢蠢欲动,在边境占领了几座城池,四处的军队拥兵不动,都等待着看能否在乱世中分一杯羹。

各地流寇四起,其中四川也有叛军趁机作乱,劫掠百姓,攻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