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9(2 / 2)

加入书签

这回见了五姐就笑,连珠炮一般说些其他姐妹的信件:“听说六姐与姐夫已经随着萧大家到了西北,见了四姐还要继续往北呢!还有二姐,说她书院里又出了一名女诗仙……t”,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五娘子这次办的樱桃宴就在家中后花园的樱桃林里,在树下随意铺了锦毯,上面摆着一水的紫檀高束腰百纳镶面百宝嵌炕桌。

客人可以盘腿而坐,桌上摆放着各色菜肴,头顶就是绿叶从中鲜红欲滴的樱桃果,可以起身随意摘樱桃,旁边自有仆从带着清水漂洗,当时就能吃到新鲜樱桃,又好看又好玩。

五娘子就将一位钱夫人请到了座前。

诸人都看似在喝酒,实则观察着这边的动静。

钱夫人的丈夫曾给三皇子效力过,如今时过境迁,她也随之在京中很受冷落。

没想到县君居然亲手将她扶过来,给她斟樱桃酒,还请她欣赏古琴:“这是宋徽宗于宣和二年题字的北宋官琴,听说夫人擅琴,不知瞧着可好?”

钱夫人面露凄然,五娘子小心安慰她:“过往之事不可追,从前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难道就因为过去的委屈求全以后就不过日子了?”

说得朴实易懂。

说白了大家都是苦苦求生的打工人,三皇子做皇帝或者五皇子做皇帝,都是他们一家人,对下面的官员和老百姓有什么妨碍?

若有官员因为种种苦衷投靠了三皇子固然可恶,可等他受到了惩罚后也应当给他一个机会。

否则不接纳他们,才是任由这些势力发展壮大呢!

一旁围观的贵妇人们心里有数,那些当初卷进去被迫站队的人家松了口气:其实她们现在不得已才依附着太上皇和容太妃,谁不知道太上皇是强弩之末,可也没办法啊。

如今县君是萧大人的妻子,她本人也深得皇帝嘉奖,自然就代表了皇帝的意思。

皇帝愿意既往不咎,他们这些罪臣家属也能松口气,有了这风向,今后投靠皇帝的事就简单多了。

有人心思活络起来,想着回家就与丈夫商议转投萧大人。

皇帝的忠实追随者看在眼里,心中也安慰许多:那些人惧怕责罚,迟迟不愿意归顺,就算太上皇死了,以后还会捧出一个皇子或亲王与皇帝作对,倒不如赶紧收拢了为皇帝所用。

五娘子这举动叫人知道归降是有好处可图,过去既往不咎,想必能收拢大批人心,一时之间看向五娘子的神色都充满了钦佩。

第122章

钟鼓一响,自有厨房送上糟鲥鱼、雪梨、鲜菱、甜莲子、薄荷冰等当季鲜物,当中有位胡夫人,对国公夫人笑道:“好精心的樱桃宴,你真是好福气,娶得儿媳也是七窍玲珑心,恐怕这子孙又有两三辈的福分可享。”

阚夫人看儿媳一眼,也颇为赞赏:“她是能干又机敏,这些日子我已将家里的账册逐渐交给她,就等着以后享儿媳的福呢。”

坐中夫人们各自讶然:居然这么早就放权?阚夫人精明得满京城皆闻,她这样的人怎么会愿意将手里的管家权交出去?

再者谁人不知国公府的管家权可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里面涉及朝政、萧家与各世家的往来,说白了背后是萧家在政坛的往来,说将这权利交出去,其实是已经培养自己儿媳做起了萧家未来的第二家主。

可这儿媳才嫁过来不到几个月呢!就算是平民小户的儿媳妇嫁过来能在家中站稳脚也至少要熬个三五年,若是运气不好,熬到自己孙子也有了,才能从婆母手里接过管家权。

别说儿媳,好多人连自己的亲儿子都防着,舍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