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8(1 / 2)

加入书签

李宝儿坐在软榻上抿着清茶,“起来吧。”

“谢陛下!”她屏住呼吸站起身。

殿内一片寂静,宫人们都陆续退下,李宝儿看了她眼,“你父亲是名塾师,想必你自幼定学贯古今。”

闻言,黄贞低着头小心翼翼的道:“回陛下,草民愚笨,不及父亲十分之一,所学也都是父亲所授,父亲是十里八乡唯一的私塾先生,他常常告知草民,忠君报国,人人有责,不分男女,唯有如此,国家才会兴盛。”

“父亲当初亦想去从军,奈何家中还有草民与母亲,故而父亲便只能留在家中,而今天下战乱已止,草民忽想起父亲曾经所言,这才斗胆参与乡试,虽父亲如今病重,却也常常叮嘱草民去做该做之事,人若无远志,便只能看到眼前一亩三分地地,哪怕空有才学,也无法施展。”

女子亦可安民报国,她在书中常常此等事迹,过往只觉得新奇,直到陛下继位,颁布种种法令,她才知道父亲说的对,她为何要因自己是女子之身而却步不前。

纵然没有中选那又如何,只要努力去尝试,便没有对不起这么多年所学。

“你有一个好父亲,”李宝儿笑了笑。

黄贞低下头,“草民母亲亦是个非常有智慧的人,草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书中没有的东西,草民不敢期盼自己能走多远,可若是不迈出这一步,谁也不知道路的尽头在哪。”

李宝儿定定的看着她,“你如今不是走到了朕的面前?”

黄贞整个人一僵,也不敢抬头,只是浑身在发颤,她从未想过陛下会召见自己,这让她不敢置信,也宛若梦境。

“你可愿留在宫中?”李宝儿淡淡道。

闻言,黄贞猛地抬头,只觉得欣喜若狂,当即赶忙磕头,“草民愿意,哪怕是为奴为婢,草民都甘之如饴!”

能跟在陛下身边,哪怕是为婢为奴,于她而言都是个机遇。

父亲说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天下英才比比皆是,可机遇却稍纵即逝,无法强求。

李宝儿没有再说太多,而是让人将她带下去。

也许每个人都会因为某些事物而改变心境,她最应该感谢的就是舅舅,在她迷茫之时,是舅舅几次三番让她明白什么是生存之道。

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读书识字,这才是应该解决的问题,不然参选入试的最后也都是些富家子弟,普通人家更没有出路。

殿试在半月后,文章最终皆由层层筛选,李宝儿把了最后一层关,总体大部分还算公正,想来如今这时候也不敢贸然暗箱操作。

拔得头筹的是一名三十出头的男子,祖籍吴地,文章确实不错,看得出心怀远志,且思路缜密,想来也经历了一番世间磋磨,少了些许意气风发。

黄贞虽也不错,但少了些许沉淀,这个时候只需性子再稳一稳,今后一步一步来即可。

放榜之后,她只是命人将黄贞带去广储司做事,宫中是最能磨砺人的地方,只有先明白生存之道,方能一展报负。

官场如战场,若连保护自己的能力也没有,再有才能也会被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时光飞逝,又到秋狩时节,这次百官同行,李宝儿射中了许多猎物,耳边全是吹捧之声,仿佛她就是全天下箭术最好之人,甚至远超先帝。

林中跟着长长的禁军,百官们骑着马跟在后头,李宝儿手持弓箭对准远处的野鸡,野鸡被射中,而旁边的一只却一动不动站在那,好似不知道危险。

“野鸡最为机敏,为何明知有险,却又不知躲避?”她余光一瞥。

其他人也都面面相觑,立马就有人恭声道:“许是被陛下的威仪震慑,一个禽兽吓破了胆乃是常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