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2 / 2)

加入书签

孙氏怕林秋然累着,林秋然也知道孙氏的心意,但她摇了摇头,“还是我来吧,娘你给我切切菜就行。”

孙氏做出来是常菜,林秋然要看着是家常菜,吃起来却不一样。

别人若做凉面,多会在卤子上下功夫,多弄花样,吃着味道是好,也不错。

但林秋然觉得不够,她不打算只管卤子,今儿她还要在面上也下功夫。上午吊的高汤还剩些,可以用鸡汤和面,辅以鸡蛋和菌菇鲜加入面中,做面条的不仅筋道,味道也好,哪怕空口吃都好吃,更别提准备好吃的卤子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ù?ω???n?②???2???.?c?????则?为?屾?寨?佔?点

*

太阳落山,虽然到了八月份,可是下午出门还是热。

尤其李大人带着赵大人他们去了河渠,还看堤坝。官路尚且还能坐轿子骑马,但是去河边,都是草,只能顶个大太阳走着。

好在赵大人还算满意,“堤坝的确加固了,前些日子下雨,水位也涨了,下游良田无事,都是你们的功劳。你看天上的云,过几日恐还有大雨。这两日要把堤坝再加固,疏通田地里的沟渠,避免淹坏庄稼。就算不下雨,也不能掉以轻心。行了,今日就到这儿,先回去。”

一行人忙了一下午,口干舌燥,人都给晒红了。

赵大人直接回驿站,他中午吃得多,晚上没什么胃口,李县令也跟着过来,按理说他该回府,可是担心饭菜不好还是过来看看安心。

当然,李县令还有自己的私心,中午尝林娘子做的菜的确比家里的好吃。给她的工钱可不少呢,按天算又不是按人头算。他多吃点,就是给县城省钱。

李县令一行人一回来,陈仓就跑厨房去,“林娘子,他们回来了,赶紧煮面吧。”

林秋然:“陈大哥,你先把这给端上去。”

这是林秋然下午让陈仓买了梅子干、山楂、陈皮……熬的酸梅汤,出去半天肯定又热又累,这个既能解暑还能开胃。

有时候吃得不多是胃口不好,和菜的味道没关系。

林秋然中午看见饭桌上几人并未饮酒,如果是明日还有正事,恐怕今晚也不会喝酒,光吃面咸,配着酸梅汤正好。

陈仓点点头,他下午也想清楚了,林秋然既然不会留在儿这,他也趁着这几天多露脸,不能啥都不干。

陈仓把酸梅汤端上去,给几人一人倒了一杯,赵大人看着酸梅汤,是用白瓷杯子装的,琥珀色很喜人。

出去半日,的确口干舌燥,他喝了一口,酸甜的汤落入喉中,顿时消暑解热。李县令也喝了,酸酸甜甜,恰到好处。

驿站没冰,林秋然是用井水冰的,凉却不冰,沁人心脾。

李县令连喝两大口,也是开了胃,这会儿肚子饿了,他道:“饭菜好了吗,你去催催。”

陈仓点点头,刚出去转个弯,孙氏就端着大盆面来了,“还有菜呢。”

陈仓去端菜了,总共三样卤,一盘黄瓜丝。

等面、卤都来了,孙氏给几人盛面。一人一个大碗,盛一碗就问问吃什么卤。赵大人要的豇豆肉丁,李县令要的肉酱,还有要肉末豆腐的,总之都是凉面常吃的卤子。

除了炸酱里要多放黄瓜丝和豆芽外,其余的直接放卤就好了。

盛好,孙氏又把酸梅汤给满上。

做好这些她就退了出去,陈仓跟出去道:“你和林娘子先吃,我在这儿伺候着就行。”

孙氏点点头就回了厨房,林秋然又煮了两碗面,面条还有,陈仓都说了,剩下的菜随便吃,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