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1 / 2)

加入书签

便宜,可林秋然只赚三钱,对陈仓来说最多也就是油水少捞一点,反倒菜做得好吃,活儿一直能干下去。

眼前利益和长久考虑,就看他愿意选哪个了。

林秋然事先也说了,家中秘方,也给便宜了二十文,陈仓不好再压价钱。

林秋然:“这有两罐,其中一罐用的香料多,另一罐用的少,另一个价钱便宜些,两钱银子。”

这里面菌菇有三种,香料两种,也是林秋然配着来的,又加以盐糖提鲜,都是干货磨成粉,可以久放。

自己做肯定也成,只不过每个人做出来的味道不一样,林秋然是照着后世的方子改良的,非一般能比。

陈仓岁数比林秋然大,怎么会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已经给便宜了,再讲价那就是他不懂事,也不会答应。

价钱的确贵,可若能做的好吃,陈仓也愿意一试,他咬咬牙,道:“成。”

林秋然说道:“定金先给一半,明日上午我把这香料给陈大哥做出来,陈大哥也可以试试味道。对了,我娘说了后日老家有些事儿,我得和县令说一声,后日就不做了。”

陈仓先是一愣,而后松了口气,又觉得松口气不妥,他语气立马关切了两分,“可是家里有什么难事,若有事就直说,咱们这也算认识,千万别客气。”

林秋然笑着摇摇头,“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人得回去。”

陈仓道:“用得着我就说声!”

林秋然点点头,和孙氏回了屋子。

孙氏不禁问:“秋然,不做了吗,啥事儿要回家?家里都挺好啊。”

孙氏咋不知道家里出事儿了。

林秋然道:“娘,我估计是做不成了,我做三日,一日四钱银子,三日就是一两二钱,虽然对李县令来说比去酒楼请客便宜,可是跟陈仓比,工钱还是贵了不少。若赵大人他们还不走,县城哪有那么多银子给我结工钱。要么最后把工钱降了,要么让我留在这儿顶了陈仓的活儿。”

工钱少了林秋然不愿意,一日做三顿饭,还不如做鱼轻巧。况且若真降了,以后李县令再找她办席面,给也是压过的工钱。李县令是官,她是民,开口拒绝难。留在这就更不必说了,安稳是安稳,可钱不是少了一星半点,倒不如自己主动提离开的事儿。

家里有事,也不会硬拦着。

能从驿站赚这么多林秋然知足。

孙氏点了点头,她是没有林秋然考虑得多,她听林秋然的,“这也卖了香料,回去也成。”

不能太贪心。

林秋然笑着道:“娘,你明儿上午去买香料,还是我说的那些。”

林秋然买的时候每样香料买的重量都是一样的,这样可以防着别人看得出配方。她嘱咐孙氏再随便买几样用不到的,掩人耳目,她怕陈仓悄悄跟着。

陈仓要了两罐,给了一半定金。定金肯定得给,不然他突然反悔,东西做出来了却卖不出去。

次日。

林秋然早上给几位大人做了阳春面,毕竟昨天晚上他们吃得也不少,若是顿顿吃得好,那便不觉得菜好吃了,反而习以为常。有时候不怪菜,怪嘴养叼了。

面条清淡爽口,有菜有蛋,也适合早上吃。

等吃过饭,林秋然见王主簿来了,王主簿先给了她四钱银子,“林娘子,这是今儿的工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