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4(2 / 2)

加入书签

林秋然道:“还挺贵的,但我说买,为了孩子好,公婆就答应了。”

刘氏又问她咋赚钱,林秋然道:“做些菜去卖,我还在县城接了几个席面。”

刘氏点了点头,不住地说好,“成,十二娘给你暖房去,我闺女真是出息。对了,房契写的可是你的名字?”

可不能写孙氏和萧大石啊,那宅子算谁的。

林秋然知道刘氏担心,点头说了声是,还道:“如今家里我管,公婆都听我的,娘你就别担心我了。”

刘氏没想到孙氏和萧大石竟然愿意写林秋然的名字,便是钱有林秋然赚的,肯定也有他们的养老钱,那对秋然的确不错,既然这样,留在萧家也挺好。

刘氏当初让林秋然嫁过去,除了萧寻人高马大一把子力气外,也看孙氏和萧大石性子好,她拍拍林秋然的手,“挺好,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走路当心点儿,不能磕了碰了。”

林秋然道:“等过些日子我再来看你,对了,暖房那日别带我嫂子来,我看她就生气。大喜的日子,别给我添堵。”

刘氏道:“你嫂子那也是刀子嘴……”

林秋然微笑,刘氏不再说了,“行行行,不跟她说就是……”

刘氏送林秋然到了村口,送完她就回家了,衣裳还得洗,余氏从屋里出来,哼了一声,“上回来还知道拿俩鸡蛋,今儿就空着手来,也好意思。”

刘氏本想辩驳,可想想说了出来余氏只会追问,暖房那天真要过去,只会给秋然添堵……想了想,她决定不说了,秋然本来就不很容易了,不能再让余氏祸祸。

从林家村回去,酉时二刻,孙氏已经烧好饭了。

孙氏问道:“秋然,明儿还卖鱼不?”

林秋然道:“还有七条鲤鱼呢吧,给卖了吧。娘,明儿顺便告诉一声,咱们歇业几天。十三号不下雨的话就来摆摊,上新菜,有红烧肉。”

既然搬到县城,做菜卖肉都方便得多,摆摊时间也能长些。林秋然昨儿看,有不少回头客,等摆摊久了,客人肯定更多,如今是秋日,天气凉爽,这几个月,林秋然不急着铺子的事儿。

孙氏点点头,林秋然又道:“娘,暖房那日可还请别人?”

别人不知,但于婶儿肯定得请,借钱的时候二话不说,搬家肯定得请她过来。

其他人林秋然就不知道了。

孙氏道:“把你于婶儿叫着吧,请一家子都过来,也热闹热闹。”

萧家三人,林秋然亲娘刘氏,李家五人,加一块儿九个,正好一桌。

林秋然道:“娘,直接喊来吃饭恐怕不来,不然这么着,请他们帮忙搬家,顺便留饭。”

乡里乡亲,暖房也就图个热闹,带些瓜果蔬菜,送点柴火寓意添财就行了,若是直说,恐怕只于婶儿一个人来。

上次林秋然给于婶儿十文钱,她怎么都不要。还钱送点心也是,若非孙氏撂下走了,估计还得塞回来。

孙氏觉得有道理,“那就这么着,我明儿去说。”

林秋然打算好好弄一桌,得有鱼,寓意年年有余,红烧肉是说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她还打算做一道宝塔肉,这个较为费事,最考验刀工,寻常也不做,这不是过下个月接了个周岁宴的席面,宝塔肉形如宝塔,一节比一节高,寓意好。

若是做的好,日后县城谁家孩子办满月宴、周岁宴都找她。

林秋然觉得若想一直给人做席面,必须得有几道招牌菜,红烧肉暂且算一道,别的也得有。招牌菜不管是味道还是样子,都得能让人记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