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2(2 / 2)
孙氏眨眨眼,又问:“那家里呢,我问徐公子,徐公子只说好。”
林秋然笑着道:“他也没骗你们,是挺好的。”
最难的几日过去了,家里也没出事,林秋然看孙氏没瘦,汤圆养得白白胖胖,但还是问道:“你们呢?”
孙氏说起这个就滔滔不绝了,“我们去了崇安,被徐公子安顿在一处宅院中,里面有丫鬟小厮照看,什么都不用我做,每日饭食有人准备,不仅如此,徐公子还特地给汤圆寻了个奶娘。”
这是孙氏万万没想到的,本来就很照顾了,非亲非故,带到离余安很远的崇安避难,不仅给安排了厨娘,还有奶娘。她这出门一趟好像去玩了似的,光享福了。
孙氏虽然担心林秋然,可是在崇安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每日都有好饭好菜,还胖了呢。
哎,哪怕她防着徐远珩,可他对萧家这样好,孙氏也没法说徐远珩的半分不是。这些事本该萧寻做,却要麻烦人一个外人。
孙氏当时道了好几次谢,但是徐远珩和她说,“是亏了萧寻等人保家卫国,才有我一席安稳之地,照顾林娘子也是我该做的。”
话是这么说,可也没见徐远珩照顾别的人。
孙氏叹了口气,望向汤圆,汤圆可是什么都不懂,但被照顾得很好,她道:“这次多亏了徐公子。”
林秋然道:“我中午多做几道好菜。”
等日后有什么方子了,再送。
家里是没出事,可有时林秋然想起那几日就后怕。
欠徐远珩的人情一时半会儿是还不完了,多欠几个林秋然也不愁了,她跟孙氏说了说李家的事儿,好让孙氏安心。
林家村林秋然让林明去看过,还给刘氏送了粮食和钱。萧家村那边就去了里正家,带着东西问问需不需要帮忙,前者是亲人,林秋然心里惦记,后者属于人情往来的范畴,打点好对日后有好处。
但对她来说就是吩咐下去,有丫鬟小厮,这些事不用她操心。
林秋然听林明说,余氏见他很热切。
余氏心里自然是后悔的,早知林秋然能干,萧家会变成这样,她说什么也会把这好妹妹接过来的,孩子也留下好生养着,就算林秋然一辈子不嫁人又如何,外人议论就议论,她养一辈子就是。
跟真金白银比起来,那几句议论算个屁。
如今后悔也晚了,不然这会儿跟着搬去县城住的,就是他们了。
林秋然心里没太大波动,也没因为余氏后悔而得意。
余氏是个不相干的人,就算余氏后悔,那也是看她赚了钱,并非真心觉得是一家人,从前不该那么对她。
倘若林秋然现在过得困苦,余氏估计恨不得早点把麻烦甩掉,又或是上门说几句风凉话。
她怎么林秋然也不管,余氏怕萧寻,而且家里也有小厮,不怕余氏闹事。
林明还说村里那几日比县城还“热闹”,有些难民抢不到东西就把主意打到村子里去。可是村里大多户都养着狗,除非是那种刀尖上舔血的匪盗,否则还真干不过一个村子的人。
住得近,有点动静就都出来了。
林秋然只能给刘氏留些钱吃食,尽尽孝心,敲打敲打余氏,别的就管不着了。
惊险的事林秋然没和孙氏说了,省得她担心。她在屋里逗了会儿汤圆,就把孩子放下去厨房烧饭。
说备了酒席,这可不是假的,前日林秋然和徐远珩说的把人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