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5(2 / 2)

加入书签

汤圆现在有门牙了,林秋然打算给他做一些排骨尝尝。

小孩子嘛,就清炖好了,寻常家里不这么吃,总是喜欢滋味多一些的红烧糖醋,但汤圆吃不得。

林秋然拿出刚买的排骨,猪是大早杀的,血水泡一泡,然后选几块肋排,就放葱姜蒜花椒,少许盐,用砂锅慢慢炖着。

这一炖就是一上午,清炖排骨的香味儿混在厨房其他菜里,并不明显。

汤圆就在在隔壁屋子,他闻着酒楼饭菜的香味已经等不及了,指着外面和孙氏说:“祖母,去。”

孙氏没动,汤圆又说了一遍,“祖母,去!”

孙氏抱着汤圆的手紧了紧,这又学会一个字,这可是,把汤圆急得都会说话了。

只不过如今天气冷,孩子稚嫩,孙氏不愿意他总是出门。

可是带出去一个月,一个月都没见林秋然,他在崇安学会喊娘,回来之后追林秋然更紧。

现在每日都是一早跟着林秋然过来酒楼这边,中午太阳大孙氏给抱回去,下午晚上就不带出来了。

孙氏:“等会儿等会儿,你别急呀,一会儿就给你端过来了。闻着香的都不是你的菜,不急不急。”

话音刚落,林冬就端着碗过来。

林秋然给汤圆炖了排骨,还给煮了一碗米糊,上面撒了点肉松,滴了两滴香油,就给拿过来了。

她炖了十几块块肋排,就只给汤圆拿了两块,剩下的要么晚上吃,还能给许娘子带回去。

林秋然其实也不知汤圆饭量如何,每日喂一些,吃不饱就喝奶,真让他敞开肚子吃,恐怕给五六块也都能吃完。

可小孩子不能积食,他现在只能扶着走,还在学走路阶段,一日动得不多,不会自己消食的。

林冬嘱咐,“大娘子说肉和米糊分开吃,别拌在一起,肉里面带着点骨头渣子的。”

排骨剁开的,炖得久骨头也酥了,渣滓不好滤,汤圆牙都没长齐,暂且用不着磨牙,林秋然更担心骨头渣磨了他嗓子。

孙氏点点头,汤圆已是等不及,“祖母,吃。”

孙氏无奈叹了口气,“刚出来的得晾,不急。”

汤圆现在九个多月,比寻常孩子开口早,这自然不是孙氏自己这么觉得的,她没生过孩子,捡到萧寻时,萧寻都三岁了,已会开口说话。

但婉娘和于婶儿是养过孩子的,总说汤圆壮实聪明。但想想也情有可原,林秋然给请了奶娘,每日有许娘子、林夏、孙氏三个人看着,夜里也守着。

后来有芸娘柳娘后,看着汤圆的人就更多了,就连余安出事的一个月,也避到别处去了,根本不会被吓到吃不下饭。

像于婶儿生孩子那会儿,坐月子自己喂,没什么吃的奶水也不够,大虎他们自然不如汤圆壮实。

婉娘坐完月子不久也出来干活了,算不得劳累却也辛苦。

孙氏慈爱地看着汤圆,她给夹着排骨,汤圆上嘴啃的。

孙氏不由想起萧大石刚抱两只狗回来时它们吃饭的样子,那小奶狗,吃饭的时候尾巴晃得和风车一样快,汤圆啃两口抿着唇嚼嚼,模样高兴呦。

孙氏看不够,尤其现在家里不缺吃的,孙氏不说吃过山珍海味,但各种好吃的菜也吃过,瞧汤圆两根排骨都能吃得这么高兴,她还有点不忍,“慢点慢点。”

等林秋然过来的时候,汤圆已经吃完了。

林秋然进屋,汤圆就跟孙氏一块儿转头看过来,他嘴边有些脏,孙氏觉得脏点也无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