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01(2 / 2)

加入书签

林秋然让丫鬟跟着,然后和孙氏道:“成,我改日让人请尊来。”

林秋然把这事交代给林明,这简单,找个寺庙请尊佛像来,日日上香供奉,求个心安。

孙氏打算以后常常拜佛,家中有今日,肯定也有佛祖保佑的缘故,有钱的得上香火才是。

孙氏点点头,“也不急,等搬过去请来就是,不然放在那边,哪日忘了就是对佛祖不敬。”

林秋然嗯了一声,这也有理。

她起得晚,起来收拾一会儿便也到中午了,因为没人水土不服,在家都是自家人,也不用入乡随俗,所以中午吃饭还是以常吃的菜为主。

林春做了红烧肉、白切肉、酸辣土豆丝……因为刚到京城,来的路上除了方便吃的酱、少许调料其他的都没带,这些日子要一边找铺子,一边酿米酒做做生意要用的腌菜蘸料。

牙纪那边一直没消息,林秋然急了两日,就不急了。就像她劝孙氏的话,她们不是把余安的金鼎楼关了才来京城的,再说还有香料生意,每月都有钱赚。哪怕在京城什么都不干,也能维持生计,铺子慢慢找就是了。

当然,余安离得远,寄钱不方便,还是做生意赚些银子好。有道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肯定是能赚钱好。

这般又过了两日,初六下午林秋然终于带着汤圆出门了,这是她搬家后第一次出门,以前家里小人还多,总是要干活,林秋然不常在在家里待着,现在有大宅子,大院子,里里外外都新奇。

在家里更自在,西边的屋子林秋然也喜欢,就是没家具,等打些好的家具,住着肯定更舒心。

若非汤圆,林秋然今日也不出去,盖因她上月月底答应了汤圆,第二天还去吃铜锅涮肉。

这事汤圆很快忘了,林秋然就没提。但在家几日,今日中午林秋然做了焖羊肉,余安的肉好吃,但不及老金涮肉鲜嫩,汤圆就又想了起来。

虽然是许久之前答应的事,但说话算话,这么大的孩子,教他最忌讳言而无信,不然他以后就能有样学样。

况且只是去吃热个锅子,对于林秋然来说只是小事。

晚上天上又飘了雪花,孙氏嫌冷,不乐意出门,家里有丫鬟伺候,饭菜都是现成的,林秋然也没劝,就带着汤圆出来了。

马车到了涮肉店门口,林秋然和汤圆下车。

夜里景色也好,京城的夜晚灯火如昼,上次的雪还没化干净,新雪又覆上了,不过很热闹,哪怕是晚上又下着雪,出来的人也多。

进去有位子,两个人林秋然就没点那么多,只要了一斤冻肉,再加一些白菜粉条冻豆腐,这回没要杂面,只要了半斤面条。

汤圆很喜欢吃冻豆腐,豆腐冻过之后满着孔洞,然后用煮过肉的汤煮,特别入味,还有肉香,再裹上满满的麻酱,吃起来可香了。

汤圆不用人喂,自己拿着长筷子慢慢吃,想要什么和林秋然说,林秋然煮好给他夹过去。当然只是吃这个这样,因为铜锅高,又开着,汤圆自己来容易烫到。

母子吃到一半,林秋然听旁边有人说话,“这是那日的小公子是吧。”

是个男人在说话,在京城人生地不熟,林秋然就没以为是和她说,直到那人说了第二遍,她眼前还落下一片阴影,林秋然才抬起头,来人面熟,是那日出门遇见的老人。

汤圆也抬起头,“老爷爷,今日下雪,你怎么出来了,可得当心点。”

汤圆嘴边沾着芝麻酱,林秋然咳了一声,他立刻拿帕子把嘴擦干净。

吕郑道:“我出来的时候还没下雪呢,刚下的,打算一会儿就回去了啦,可真巧呀。”

汤圆点点头,“嗯,你慢一点,我娘说过,同一个地方不能摔倒两次。”

吕郑不由大笑,这孩子说话真有意思。

林秋然冲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