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3(2 / 2)

加入书签

林秋然笑了笑道:“我当初写信告诉爹,这回过来顺便把金鼎楼这几个月的利润和账册带来。这会儿没什么事,我想看看。”

林秋然是没觉得开口提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毕竟金鼎楼是她一手操持的,这都快四个月了,她也关心酒楼生意好不好。

孙氏道:“你急着用,我给你拿去。”

? 如?您?访?问?的?网?阯?F?a?B?u?Y?e?不?是?ī???????ε?n????????????????????则?为?屾?寨?站?点

萧大石人不在可带过来的包袱在的,这回倒是出乎孙氏意料,萧大石来也没带乱七八糟的东西,就一个包袱,还有些没吃完的干粮。本来就是嘛,京城啥没有,还用得着大老远从余安往这儿带。

林秋然点了点头,跟着孙氏去了寿安堂,也省着她一会儿再跑一趟。

东西孙氏很快就找到了,两本账册,还有银票。一沓子银票是放在一处的,孙氏估摸着应是这个,“这你先拿去,等你爹回来我再问问他,是不是还有别的。”

林秋然点了点头,这就带着东西回了。

萧寻那儿一时半会儿也没消息,林秋然也不能光等着着急,就去书房看账册了。他们是八月底已经离开余安的,到如今快四个月。以往酒楼每月能有二百二三十两银子的利润,史掌柜占五分,林秋然到手多是二百一十两左右。

腊月的不算,因为这月还没过完呢,每每都是月初盘点,腊月的利润得下月月初才知道。

萧大石是腊月初走的,带过来的是九、十、十一这三个月的利润。

林秋然先看的账册,上面从每日的流水到每月成本花销都写得很清楚,进十月后多了笔开销,是炭火炭,她看柴火也比以往用得多。

在余安十一月份才入冬,但十月中旬就得摆炭盆,毕竟客人来吃饭,在自己冷点无妨,但做生意不能冷了客人。

九月份流水六百三十两,利润二百四十两,分与史掌柜十二两。林秋然一页一页翻看,十月份流水六百零八两,利润二百一十两,十一月份流水五百八十两,利润一百九十三两,萧大石带回来的,有六百一十两,都是银票。

账册和钱是对数的,林秋然把这看完又翻了翻从孙氏拿的东西,翻了两遍都不见别的。

除了金鼎楼的生意,林秋然还投了别的生意。杨娘子那儿有卖肉夹馍的铺子,还有于婶儿家,她后来给了几张方子,也签了文书的。

杨娘子那儿占分成多,有四成,于婶儿家只占两成,毕竟两家亲近,合伙不全为了生意。这两桩生意也做了几年,都是越做越大,于婶儿家已经开了个铺子卖早食,中午晚上也有人去那吃,杨娘子也租个小铺子,都有两年了。

两边按月送钱来,林秋然每月分到手有三十多两,虽然比不上金鼎楼的,但一年下来也有几百两了。

不过于婶儿和杨娘子不识字,也不会记账,小本生意再请个掌柜的也不值当,两边每次都是直接送过来。账林秋然没查过,毕竟相处多年,这上面她信得过。

她来京城也知会过,杨娘子和于婶儿说过以后钱送到萧家,给萧大石。

三个月怎么也得有八十多两银子了,若说用来赶路坐车,可林秋然临走之前给萧大石留了钱的,一百两。还有这回过来,是林明结的尾款,镖局的钱三十两,马车钱三两。

她把账册合上,钱收了起来留着在家里用。只有这个钱,那五芳斋和十三香的钱应是还没给,林秋然打算等萧大石绕完宅子了,再问问。

中午萧寻还是没回来,林秋然也没等,带着汤圆去寿安堂陪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