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40(2 / 2)

加入书签

林秋然:“这是哪儿论的,没有的事儿。”

汤圆又高兴起来,林秋然指着丫鬟抱的礼物,道:“这份礼物是给你祖母的,一会儿回家先送这个好不好?”

汤圆笑着说好。

回到定远伯府,林秋然带着汤圆先去了寿安堂。

萧大石也在,林秋然在礼数上很周全,行过礼后就和孙氏道:“娘,这是安阳侯府老夫人送您的。两家关系不错,里面是什么我没看,您看看,不管吃的喝的还是用的,该用用,别一直放着,省着给放坏了。”

孙氏点了点头,“哎,我知道。”

竟然还给她拿了东西,这是会办事儿的。

林秋然:“萧寻今儿出门有事,为了汤圆读书,中午不回来了,我和汤圆中午就在这儿吃了。”

孙氏挺高兴,有林秋然汤圆陪着,也省着对着萧大石的脸吃不下饭去。

萧大石感觉自己被隔开了,他心中越发后悔,吃过饭后还和孙氏说,“要不就不回了,等开春啥的,以后也就当寻常亲戚走着,我不给拿钱了就是。”

孙氏心里呕得不成,她缺亲戚咋着,人家侯府没见过她,还送了礼物过来,里面有阿胶有燕窝的,给她补身子用,老宅的给她过啥。

还当亲戚走着。

别说这,就算萧大石说以后不来往了,孙氏都不信,怕不是哪日还得偷偷塞钱过去。

孙氏这儿不卖后悔药,送回老家眼不见心不烦。

无论萧大石说什么,都是那句话,年后给他送回萧家村,连余安的宅子都不让他住。

*

林秋然是放心孙氏的,没管这事,下午萧寻回来了,“年后开春送汤圆去松山书院,他还小,准许每日回家,等到七岁,就得住在书院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 年后

五岁大的孩子还小, 若和其他学生一样住在书院,一月一回怕是不成的。一是闹腾,二来这么大有的还想念爹娘爱哭呢。

这么小就启蒙多是世家子弟, 都是家中千娇万宠长大的。可书院先生也多是朝中告老的大臣, 来教书又不是来哄孩子的。

如果一直住着等到书院放假, 先生们也操心。

书院在城北松山上, 从定远伯府去书院来回一趟要一个多时辰,不过为了读书, 在林秋然看也是值得的。

林秋然问:“可要准备什么东西?”

小儿启蒙肯定得要书册纸笔,她怕准备得不全, 到书院之后缺这少那来不及。而且去书院读书要交束脩, 别的钱呢?

萧寻说道:“我都问了,启蒙的书册两本,一本《三字经》, 一本《千字文》。文房四宝要准备, 小儿用的就是。要交束脩、中午在饭堂吃也要拿钱,还有书院的衣服钱。汤圆中午不回来的话,还得交个住宿钱。”

束脩每季五两银子,吃饭和衣服钱不算贵, 加起来六两银。要是住宿, 哪怕只住中午,也得按季度交,一季二两银子。

来松山书院读书的不全是世家子弟, 也有慕名来求学的,钱不可能太贵的。林秋然如今是不觉得贵,可若放在以前,一年五十二两, 还不算书册笔墨这些,家里还真供不起。

林秋然点了点头,“还没过年呢,这些慢慢准备就行了。”

可算把孩子养大了,到要读书的时候了。早出晚归,基本上也是省心的。

汤圆在一旁听着,听完问:“娘,我哪天去书院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