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3(1 / 2)

加入书签

郎笑了笑,“今儿我娘和二伯母做的都是大伯喜欢吃的菜,还买了酒,这回来一路累得不轻,大伯你吃完好好睡一觉。”

萧大石点了点头,觉得这才像样,侄子对他很孝顺,也很听话,事事为他着想,每次回家都是座上宾。可去京城,没人拿着他当回事。

到了家,萧大石一进院子就闻到了一股饭香。大李氏在厨房忙活,见萧大石来了,热情的张罗一声,“大哥来啦,快进去坐。”

小李氏脸上也带着笑,“大哥可回来了,这累坏了吧。”

说着她又冲屋里喊了一声,“娘,大哥来了,你这些日子不总念叨嘛,这可回来了,还不快看看。”

小李氏看着后头一车东西,想着这回来一趟还不错,拿这么多东西呢。

屋里传来白氏的声音,“大石,你回来了呀!”

萧大石对二人笑笑就赶紧进屋了,屋里人不少,白氏在,三娃四娃在,几个侄女也在。

小李氏回头看了眼,又看向萧二郎,给两个大包袱使了个眼色,“这都是啥呀?”

萧二郎脸色不太好,一言难尽道:“是大伯的行李和衣裳。”

小李氏小声嘟囔着,“他的?那都是旧的呀,拿过来干啥?”

萧二郎摸摸鼻子,“看样子是打算在咱家住的,别的我也不知道。”

李氏一听不乐意了,说道:“本来家里地方就小,他还要过来住。”

萧二郎让她赶紧小声点,这要是让萧大石听见了,就完了。妯娌俩对视一眼,心不甘情不愿的把嘴闭上,继续做饭。

萧大石进屋后白氏就让几个孙子孙女出去了,“快坐快坐。”

萧大石坐下转头看了看屋子,县城的宅子不是村子那样,黄泥混着稻草盖的,也没天花板,仰头就是顶梁柱。这一进来,就觉得屋子明亮,里面收拾得也很整齐,看着还挺体面的。

白氏坐在床边,收拾得也齐整,先对萧大石笑了笑,“刚买的,我的腿脚不好,在村里受冻,二郎他们一直说他大伯好,多亏了你。咋样啊,京城可好,秀英萧寻秋然他们咋样,那孩子我也没见过,该四五岁了吧。”

萧大石没说话,白氏不似当初来萧家那么跋扈,反而眼里带笑,看起来很是和善。

白氏见萧大石不说话,说道:“我呀,这也多余问,京城哪有不好的,肯定千好万好,还用得着我惦记。”

萧大石无奈叹了口气,“娘,他们挺好的,不用你惦记。”

白氏点了点头,把桌上点心往萧大石那儿推推,“来,吃点心吃点心,别光坐着。你咋不在京城多住些日子,这么快就回来了。”

白氏没想到萧大石这么快就回了,腊月初走的,这正月底回来,还不足两月。去一趟路上肯定要耽误时间,她没出过远门,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赶路,但去京城,怎么也得半个来月吧。

那算着在京城才待了几天就回来了,咋这么赶呢。这还大冷天的,

萧大石有些难为情,他啃了半块点心,吃完才道:“娘,秀英她这么多年还是过不去,放不下,心里一直不得劲,对你们有意见。嫌我把钱拿给你们了,就让我回来了。”

萧大石还是那个萧大石,本分老实,有啥说啥,问了不知道咋回答最多不吭声,但不会故意瞒着。

白氏愣了愣,浑浊的眼睛不再转动,嘴巴也半张着,她六十多了,头发花白,手上脸上的皮肤都干干巴巴,好像枯掉的朽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