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8(1 / 2)

加入书签

,他有意收这孩子做关门弟子,希望日后能将他培养成国之栋梁,为国效力。

其父为国效力,其子也当如是。

还有半年,但黄先生看,萧敛考中是板上钉钉的事,萧敛功课好,明年肯定能考中。如今要做的就是,给他补习,针对性地学,最好在一群七八岁大、甚至十来岁的孩子间,争个榜首。

林秋然不知这些,对这个抱的希望也不大。汤圆还小,没必要给他太大压力。而且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她决定顺其自然,考不上还可以来年再考。

林秋然是这么和汤圆说的,“没事儿,尽力而为就行,考不上也无妨,明年这次就当试试水。”

孙氏却很看重,她虽不了解读书的事,但每晚都让丫鬟给汤圆送些点心、汤汤水水的。

多吃多用功,肯定能考得好。

这些东西汤圆大多吃不下,因为平时晚上他也不多用功,家里饭好吃,晚上总是玩,这些都给林阳和小厮吃了,但是他会告诉孙氏是自己吃的,味道也好,这样两边都高兴。

林秋然知道这事后忍不住和孙氏道:“娘,你别总和他说考试的事,也别问他学得怎么样、学得好不好,他自己知道用功,不用我们催,这就挺不错的了。”

孙氏点点头,“好,我就是想帮点忙嘛,这孩子聪明,还是随了你,萧寻就五大三粗的。不过当初我要是送他去读书,没准儿也能用功考功名出来,就不必死里逃生那么辛苦了。”

林秋然宽慰道:“你和爹给他养大就已是天大的恩情了,我们怎能要求更多。”

孙氏感叹,“家里这些都是你们夫妻俩拼来的,也是命中注定。你说他这样好的孩子,他亲生爹娘怎忍心给他丢了。这些年也找附近的问过,都没消息,许是老天垂怜我命苦,才给我这么个好儿子,又有你照顾我,后半辈子享清福了。”

林秋然心里有些难受,她对着孙氏笑了笑,握住她的手,“您是救苦救难,所以有好报。”

月底林秋然把汤圆送去黄先生家课,下午再上琴课,看他适应不错,就专心准备分店开业了。

本来该八月下旬开业,但这几日一直下雨,再加上汤圆补习的事,就往后推了推,谁想一推这就推到了九月初。

选的是九月初三开业,老铺子在城南,开了大半年,新铺子也在这边,但隔了好几条街,正好能分担客流。近日伙计上菜结账的时候都会提两句新铺子要开业了,好让客人去那边看看。

肯定有离那边近的,开业两边同贺,新老铺子都打折,新酒楼还加赠酒水,估计生意会不错。

如今再开业,林秋然已经不像刚来京城时铺子开业那样紧张了,这都知道生意不错,手艺也没变,等着数钱就是了。

九月初三,林秋然一早过去新店,朱掌柜就过来给她道喜。

朱掌柜来了这边,老铺子那边又请了一个掌柜的。

朱掌柜胖了些,拱手道:“林夫人,恭喜恭喜,这好外面围的人不少,今天生意肯定不错。”

多开一间铺子,利润基本上就翻倍了。林秋然还有庄子,进货都从庄子拉,四五月后,明显感觉到利润涨了。

刚收秋又送来不少粮食,铺子里用的不用花钱买,也是省本钱的。

京城别的铺子,哪有这么快就开分店的,金鼎楼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备靠定远伯府,手艺又好,咋能不赚钱。

值得道喜也值得高兴。

林秋然笑了笑,“同喜,酒楼能有今日,多亏朱掌柜费心,我在这儿先谢过朱掌柜了。”

朱掌柜摆手,“哎,我这都是听夫人吩咐,尽点本分而已,大事还得您做主,不然哪儿有今日。”

林秋然不欲过多客套,她道:“今日打烊,两间铺子的伙计一人赏一两银子,两斤猪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