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4(2 / 2)

加入书签

“母后已备好酒宴,为仲父接风洗尘!特特嘱咐阿罂,务必要把仲父请进宫中......”

谢砚温软软的小手抓住她,想要钻出车窗,奶声奶气叫道,“父亲!找父亲!”

阿磐笑,“父亲在那里呢!阿砚,我们等父亲。”

还听见后头马车里的公主啧啧称叹,宜公主惊奇叫道,“姐姐快看!连魏王都要为王父牵马!哇!哇!王父多威风啊!”

是啊,魏王父木秀于林,鳌里夺尊。

这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南平公主却心事重重地叹了一声,“大梁富庶,人心又齐,就连城墙都要比晋阳还要高上许多,难怪赵国屡战屡败。”

是啊,由此可见魏赵的分别,也可窥知这赵国的公主之间性情亦是截然不同。

正出着神,见谢允打马回来,就在窗边低声回话,“主君推脱不开,要进宫赴宴,请嫂嫂和大公子先回东壁安置。”

第209章 东壁只认得云夫人

听到进宫赴宴,就隐隐发怵。

先前邶宫围杀那一回,可不就是借着宴饮之名,行刺杀之实吗?

看起来是长平侯和武安君一手谋划的奸计,难道这背后就没有小惠王的首肯吗?

没有惠王默许,谁敢豁出身家性命干出这刺杀王父的勾当。

你瞧小惠王还是那么伏低做小的,当着百姓的面,又是折腰,又是牵马。

胁肩低眉,纳头便拜。

过了这一年,难道还一点儿心智都不长?

若不是王父诈死,谁还能看出来他到底是人是鬼。

过来人知道他是装疯卖傻,这不知道的,还以为王父功高盖主,欺辱那魏宫里的孤儿寡母呢。

阿磐心中隐忧,便问谢允,“从前邶宫刺杀的事,你可听说过?”

谢允笑着点头,“主君才回来,他们不敢。何况有长平武安二侯前车之鉴,谁敢造次。”

是,那二侯随惠王出去一回,费力劳神的,全都被射死于邯郸城门之下。

是王父恩德,这才不曾夷三族,但其族人虽苟活着,自然也免不了受牵连。

听说子孙亲族全都入了罪,女子则没为官奴,男子全都打发到魏境修长城去了。另有家产田地全部收缴,一并充作了军资。

谁敢复蹈前辙。

阿磐又道,“千万留意巷道,梁上,柱后,也千万不要离开大人半步。”

谢允点头,“我与谢韶都是近臣,不会离开主君半步,嫂嫂宽心。”

谢允是王父亲堂弟,为人老成持重,忠实可靠。既不鲁莽冒进,又心思活络,十分机警,有这样的人在王父身边,她实在不必过于担心。

就在这说话的空当,见王父于马背回头,回眸朝她们母子望来。

日光下看不清那人的神情,他的神情都隐在光中。

遥遥望见那人进了大梁门,夹道百姓立时大声欢呼起来,“王父回来了!”

“拜见王父!”

“王父万岁!”

“王父千秋万岁!”

(“万岁”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在秦汉之前,是百姓常用的祝颂词,譬如“祝你千秋万岁”)

满城的烟花骤起,在空中乍裂,爆出此起彼伏的声响,又泻下一道道黑色的烟尘来。

谢砚急着要钻出去,小腿乱蹬,小手乱挥,“阿砚骑!阿砚骑!阿砚也要骑大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