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7(1 / 2)

加入书签

不去。

怔怔地坐了下去,怔怔地说,“嬷嬷,我再想一想。”

“哎,好,这可真得想好了才行啊。”

赵媪应着,唠唠叨叨地又道,“要是从前,你去哪儿嬷嬷都陪着。现在有了孩子,可不一样了,做母亲的,什么都得先为孩子想一想啊。”

阿磐恍然点头。

不走,心里不安。

可一走,到底就要苦了孩子。

做母亲,可真难啊。

赵媪忙活着下了楼,怕惊扰了谢砚,那日渐富态起来的身子走起路来也轻手轻脚的,几乎没有什么动静。

依稀听见她在楼下命道,“大公子也快要醒了,去煮上鲫鱼汤,煲上菜粥,烙几个小肉饼,再煮上鸡蛋,大公子正长身体,营养可一点儿都不能缺的。”

外头的婢子问,“家宰,二公子有鱼汤吗?”

赵媪低声斥道,“东壁还缺那一口吃的?”

阿磐忍不住一叹,如今孩子们能喝上鱼汤,吃上肉饼和鸡蛋,出了门,那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了。

到底是个难题,那就先缓一缓,先不走了。

可到了下午,婢子慌慌张张地来禀,说二公子喝了鱼汤,又吐又拉,一直哭,哭得险些昏绝过去。

因而忙忙叨叨的,又熬了一晚上。

可这一晚上,到底下定了决心。

心里虽还没有底,可转念再想,这世上有什么事是容易的?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人活着就得像那石缝里的草,怎么都打不垮,折不断,再怎么难也要想法子。

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好的。

因而什么也不要怕。

至翌日天明,谢密一稳定了下来,阿磐便吩咐起底下的人,把公子们喂得饱饱的,再多煮些蛋,叫赵媪赶紧收拾衣物,收拾完这就动身。

赵媪还是昨日的问题,“那出了大梁,公子们吃啥呢?”

阿磐换上粗布袍子,只用帛带扎了个垂髻,“吃蛋。”

赵媪张着嘴巴,“公子们就.......就只吃蛋吗?”

是啊。

吃蛋。

阿磐回道,“连这点儿苦都吃不了,怎么能做王父的孩子?以后,还得跟着他们的父亲行军打仗呢。”

赵媪一个头两个大,“啊呀,这才八个月大啊,说啥打仗呢?”

阿磐正色望赵媪,眸光坚毅决绝,“不赶紧去找父亲,他们兄弟二人又能活多久呢?总之路上快走,早些到大营,想吃什么也就都有了,不差那么几日。”

倘若军中细作提前发难,谢玄内外交困,可还有什么法子撑得住?

旦出一点儿差错,不用说什么匡复晋国宗社,整个谢氏都得门殚户尽。

赵媪虽还是愁眉不展,但怎不知这个利害,因而到底再不能说什么了,只得应下,“是,都听夫人的。”

于是上上下下,赶紧地安置。

除了打点行装,又各备了锋利的短刃在身上。

东壁的事全都托付给了曹家宰,小黄也跟了上来。

小黄凑来凑去,扯扯这个的袍角,蹭蹭那个的小腿,还想跳上马车跟着,那怎么行,又是孩子又是狗子的,何况西宫的人早知道她有一只小柴犬了。

宜公主不知从哪里听到的风声,才登上小轺,她也背着包袱要跟着一起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