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1 / 2)
二家的那个悍妇,原来对他还算有顾忌的
自那日被打,就一直酸疼不止的腰,突然间似乎也没那么疼了!
揉腰腹诽之余,赵靖川又有些愤愤。
这郁二,运道怎么就这么好。以往,有护着他的父兄,如今又有这么护着他的娘子。虽然这娘子动不动就拔腿跑,但护起短来是真护啊!
随后再想想郁二曾遭受的一切,赵靖川又叹:
这是郁二该得的,老天,总得公平一回。
第87章
离年关只剩五日,正是小年夜,京城难得放了晴。温煦的阳光下,不少人赶去城外的大觉寺烧香祈福。大觉寺坐落在高山上,除了富贵人家能坐轿子,这寻常百姓只能一步步拾级而上,往往走到半山腰就累得够呛,得停下来歇歇脚。因此,这半山腰随处可见歇脚的身影。
坐在山腰歇脚时,抬眼远眺,还能瞧见远处的官道。年关将近,官道上格外热闹。有出城返乡过年的,也有从各地回京团聚的,往来行人络绎不绝,显得格外拥挤。
一片拥挤喧嚣中,一队快马突然疾驰而来。马上的人皆身着甲胄,腰配长刀,一副武将打扮。
官道上的人纷纷避行,而坐在半山腰歇脚的人见景都直起身子,眯起眼,试图瞧个究竟。
“这又是出什么大事?”
“不知道啊,眼瞧着就要过年了。也不知道能不能过个安生年。”
“近段时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真是不太平哦!”
坐在半山腰的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直到他们烧完香拜完佛,回到城中。才知道发生了何事!
谢通死于大帐后,他爹,抚远军元帅解广接旨出京赴西北,重掌抚远军军权。按行程早该抵达,可迟迟不见踪影,连此行所带的一千亲兵也如同人间蒸发,没了消息。
沿途追查之下,线索在距幽州百里外断了。幽州官府与驻军当即派出大批人手搜寻,却查不到半点踪迹。
而大肆搜寻下,解广却突然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凉州。准确而言是出现在凉州城外,曾经抚远军
旧营的所在地。他是在军营旁的一座高山上被发现的,发现时早已没了气息,保持着面向军营的跪姿,僵死在那里。
尸身旁斜插着他的佩剑,剑上还飘着一段红白带子。解下后才看清,红色原是凝固的血,那是一封用血写就的认罪书。
上面赫然写着:十一年前萧关一役,靖北军曾派一队斥候突围求援,他非但没有发兵应援,反倒下令截杀了所有斥候。那些枉死的斥候尸身就埋在他此刻跪拜的山土之下。
抚远军几年前早已换防,如今驻扎在此地的,是陇右道节度使霍光麾下的振武军。见此情景,霍光当机立断,厉声下令:“挖!”
隆冬时节,土地冻得如铁石一般坚硬。士兵们挥着镐头铁锹,手掌很快就被磨裂,渗出血来。可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没有顿下动作。
最后,地终于挖开了,就在解广跪立之处的正下方,真挖出来了数具骸骨。虽已化为白骨,可骸骨上的甲胄却还完好。的确是当年靖北军的制式甲胄,甲片上的锈蚀里,也隐隐还透着血红。
“真有……真有尸首……”见此景,不少士兵倒吸一口冷气,声音发颤。
山风冷冽,在场的振武军将士们看着挖出的骸骨,再看看不远处解广僵死的跪姿,一时间没人说话只垂首敛眉,似乎是在替这些沉埋了十一年的忠魂默哀。
此等大事,霍光本已严令封锁消息,可消息不知怎么还是如同这漫天大雪般,洋洋洒洒飘向了各处。
而收编不少靖北军旧部的抚远军如今大部分就驻扎距离凉州不远的萧关。消息还没送进京城,就已先一步传到了这些靖北军旧部的耳中。
整整三万将士啊!
当年,解广即便拒不援应,那些求援的斥候本还可以转向别处求救。若是他们转求得其他军队的援兵,那当年那场战役的结果,是否就此改写?这三万将士,是否另有结局?这千千万破碎的家庭,是否又能换来一个阖家团圆的可能?
可如今,谁都不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