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8(1 / 2)

加入书签

从肃王府出发,最终停在了沈府门外。接亲仪式过后,新娘登上那只有皇室亲王成婚才能使用的十六人抬轿离开沈府,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围观的百姓亲眼看见,花轿离府时,沈夫人眼中满是不舍的泪水,百姓纷纷感慨她对女儿的疼爱。可没人知道,沈夫人这眼泪,并非为今日出嫁的女儿而流。

折返回屋,沈夫人挥手屏退下人,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泪痕,快步上前扯住丈夫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夫君,你和楚家商议得怎么样了?今日是最后期限了!楚家若还不交出陈枕舟,正儿就要没命了啊!”

沈夫人泪眼婆娑,身为当朝中书令的沈从文却难掩面色阴沉,语气带着几分不耐:“此事我自有计较,定会让正儿平安回来。今日是环儿和肃王大婚的日子,若让人瞧见你这副模样,还以为你对这门婚事不满。真传到圣上耳中,别说正儿,咱们全府上下都别想好过。我得去肃王府了,府里的客人你好生招待,别让人看出半点异样。”

说完,沈从文便大步离去,只留下沈夫人双腿一软,瘫坐在屋内,满室凄楚无人知晓。

沈府内院的愁苦无人察觉,外头的热闹却是实实在在的。黄昏吉时一过,在宫中行完大礼的迎亲队伍便出了宫,朝着肃王府而去。一众宾客早已在肃王府等候,见迎亲队伍入府,都翘首以盼,可等了许久,却迟迟不见肃王现身宴席。

众人纷纷嬉笑调侃,说肃王殿下定是舍不得离开新婚的肃王妃。可宴席上有说有笑的众人却不知道,此刻的肃王,正陷在焦头烂额之中。

“楚怀远,我再问你一遍。陈枕舟,你今日交还是不交?”

“我说了多少遍了,陈枕舟不在我手中。”

“人是不在你手里,但在你那好儿子手中。”沈从文的声音冷得像冰,“正儿要是因为他伤了分毫,我定要从你那好

儿子身上,一分一毫都讨回来!”

在外头素来以儒雅示人的沈中书令,关起门来,哪还有半分平日的温和模样。

而世家出身,年轻时也被称为玉面公子的楚大人,此时也是冷笑连连。

“动我儿子。沈从文,你别忘了,你手底下那些人都是谁给你的。就凭你手下那些人,也妄想动我儿。”

在外本是佯装不和的两人,眼下倒真闹得剑拔弩张。大婚之日,身为新郎官的肃王,脸上不见半分喜色,反是眉头紧锁。

他目光在嫡亲舅舅与丈人之间转了圈,最终先看向舅舅:“舅舅,表兄在何处?今日我大婚,他怎的没来?”

虽口称“表兄”,实则肃王对这位表兄却知之甚少。这些年,明面上陪在他身边、为他奔走扶持他的,是个与表兄面容相似的替身。而那位真正的表兄,却是多年不露面,甚至连踪迹都难寻。

从前,表兄露不露脸,肃王本不在意。可谁能料到,对方竟在他大婚前夕,闹出这桩棘手事。

问话未得到应答,肃王心中也已明了。这些日子,他舅舅虽没明说,但自舅母过世后,他舅舅与表兄的关系似乎并不妙。

肃王叹口气:“能为陈枕舟挟持走舅兄的,除了陈渡,只有已经无诏回京的那个郁仲怀了。陈渡远在江南,即便得到消息动作没这么快。所以只能是郁仲怀。香山失手后,便没再寻到他踪迹吗?”

肃王左右张望,盼着能得到一句准话。他舅舅倒是给了答复,可惜是个坏消息:“郁仲怀的行踪,是你表兄派人送来的。自那日失手后,他便再没传过任何信。”

当年他舅舅遭贬,母妃连同年幼的他被皇帝冷落,肃王便歇了夺位的心。就在他打算就此当个闲散王爷时,他舅舅起复,他舅舅不只起复,暗中还多了一股实力不俗的势力。这些年,在母族的扶持下,肃王不仅尝到了权势的滋味,也看到登顶的希望。

身后有母族撑腰,又有当朝中书令做妻族,这皇位本应触手可及。可眼下,他总觉得事情正渐渐脱离掌控。而这不安的源头,正来自他那位神秘莫测的表兄。

屋内三人各怀心思、面色凝重时,门突然被叩响。肃王压着烦躁开口:“何事?”

门外传来侍卫的声音:“殿下,表公子到了。除此之外,江南节度使府的陈公子,也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