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1(2 / 2)
“阿爹!”沈爷原来正闭目养神,听到孩子的叫唤声,一睁开眼就见到一个梳着双髻的小少年跑进来。
徐宝璋还没来得及扑向爹爹,就被仆妇给拦住了:“小少爷,您可仔细点儿,万一惊到了院君肚子里的少爷小姐如何是好。”
之前,沈敬亭胎位还不稳,老爷们唯恐儿子调皮,惊扰了内人,就先将儿子送到了华阳夫人那儿。华阳夫人并没有回到徐氏濮州的老家,她就待在京外十里坡上的山庄里养老,平素养花弄草,日子过得恬静安稳,每次徐三爷去看娘亲,华阳夫人便老念叨着要见见圜圜,若下回再不带孙子来,她连儿子都不爱见了。
徐宝璋在祖母那儿住了一小段日子,过得极是滋润。沈敬亭打量着儿子,总觉得他又胖了半圈儿。
徐宝璋虽然先前就知道爹爹有孕,现在亲眼看到阿爹挺着个圆滚滚的肚子,还是愣了一愣。
沈敬亭如何不知孩子心中的困惑,就朝他招了招手:“圜圜,来阿爹这里。”
他偏着脑袋,好奇地问:“阿爹,您的就看小少年乖巧地走了过去,肚子这么大,是因为弟弟妹妹躲在您的肚子里面么?”
“嗯。”男子轻颔首,抬手放在肚子上-这是他自从有孕之后,就养成的一个习惯。
哪孩儿能摸一摸弟弟妹妹么?”得到爹爹的首肯之后,小少年就小心翼翼地伸出手,也放在男子的肚皮上。
过了会儿,圜圜突然眨眨眼,说:“动了!”
沈敬亭缓缓一笑,摸着肚子,温柔地道:“是动了。”
到了六个月时,沈爷的肚子就已经很大了。为了方便之后生产,院君就数到了三老爷的院子里。徐栖鹤过去是个药罐子,屋子的方位极好,家具比其他院子的矮一些,地上也铺着西域来的绒毯,可说是样样都比其他处的精细,最适合养胎。
沈敬亭斜倚在榻上,伸出手来让太医诊脉。自院君有孕以来,赵太医每月都会出宫来为他看诊。民间自然也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可是沈爷的身子毕竟异于常人,怀的又是双子,徐家就向圣上请了这份恩典。天子不但应允,还赏赐了两支百年老参下来。
见太医抚须不语,任是耐心再足的徐三爷,也忍不住出声问:“太医,请问内人如何?”
“几位大人还请放宽心,院君脉象浮数,怀相亦可,并无不妥,可是……”赵太医面露犹豫,沈敬亭便道:“大人直说无妨。”
太医斟酌道:“那老夫便明说了-素知尻者有阴户,近生产时,产道自能收缩润滑。院君是经由后处产子,那处窄室狭隘,生产时风险更甚于女子和尻子,这就是为何,院君头胎时,明明胎位为正,监儿又不大,却还是难产。”
数人一听,脸色都变了一变。镇平侯还算沉得住气,问:“那太医。可有什么良策?”
就看赵大医捋了将须:“谈不上良策,不过,倒也是个法子-男子后穴终究不如膣道,便是承欢,之前亦要一番疏通润滑。同理,院君要备产,最好是在产期的两三月以前松弛甬道,日日按摩后穴,刺激肠道泌
液,以助到时顺产。”
“这……”此法,沈敬亭也曾听说。男尻胯部较窄,生产时确实比女人家难得多,是以便想出这个法子,润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