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2 / 2)

加入书签

离谱。

但事实就是,《三字经》上的字他都认得,但他真的背不出全文。背就背吧,反正一天也不会让他背太多。

于是从这天起,莫家院子里经常能听见一大一小背《三字经》的声音,一个还有点奶里奶气。一个相比之下就有一点粗声粗气的。

于庆隆一天背一百字,背完就去看书对应实物认药,通常是于小莫教他这课。至于其他的医理方面的知识,莫大夫还没怎么开始教,莫大夫希望他学会一些字之后听了能自己做笔记,这样才学得牢。他也比较认可这样的想法,于是就按这学起来。

他每天都来学一上午,中午就回去。到家吃饭之后他会复习一下上午学的知识,然后帮家里干干活,有脏衣服就去洗洗,要不然浇浇菜,扫扫院子。他不挑活,能干的他都干。干差不多了就开始做手工。

说起来还真亏了这家里有个学木工的,他给梁莫做的那小船跟辘轳井有好些是他二哥从木工工房拿回家的边角料,让他用了一些。不然就光凭捡的树枝,没处理过,可做不出那样精细的小玩意儿。

这天于庆业从镇上回来,就看到于庆隆在摆弄他拿来的几根木条,问道:“小弟你怎么也摆弄起这些来了?”

于庆隆说:“二哥,我拿你带回家的木料做了点小东西,不打紧吧?”

于庆业说:“不打紧,以往不是告诉过你么?都是些做大件剩下的,拿来原本也是要给家里能用上的时候用上。你看着什么喜欢的随便拿,这回二哥又背回来点。”

单程二十多里路,可不近,于庆业是真的背回来的。但于庆隆看到了,有好些确实是不错。他二哥这回回来还带来一批新的木筷子,看上去质量也很好。原木无漆,环保健康。

于庆隆看了会儿,忽然一拍头:“瞧我,忘了重要的事了。”

他去把白晚秋托他给于庆业的小荷包拿出来:“秋哥儿给的。他说你去镇上那日去找他,他父亲捂着他嘴不让他出声还拦着,他才没能出去见你。他还让你别不要他,说无论如何都会等你。”

于庆业极为爱惜地抚了抚荷包,像是轻轻抚摸爱人的脸那样仔细。

于庆隆以为他会很高兴,但这位平日里格外活泼的人却只是看着荷包,即没笑,也没哭。这人摸了半天长叹一声,便把它收起来。

“二哥有心事?”

“没有。”于庆业说,“对了,我来的路上听说你跟于庆发打起来,你伤得严不严重?”

“不严重,都差不多好了。”

“那就好,往后也别怕。真要有什么事还有大哥二哥呢。”于庆业拍拍弟弟的肩,“不过你也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别受伤。”

“嗯,二哥放心,我心里有数。对了,要不要我找个机会叫秋哥儿来家里坐会儿?”

“别,让人知道传出去对他不好。我先去放东西,你先自己玩儿。”

于庆隆点点头,没再继续问。但他直觉于庆业有事。

于庆业去把换下来的脏衣服放进洗衣盆,之后找了点吃的随便对付一口。吃完他坐到后菜园子里的石墩子上又拿出白晚秋送他的那枚荷包。

他打开看看里头,发现里面装的不是香料,而是一块很小的手帕,一展开,上面是一对小鱼。两条鱼在水中嬉戏,团成了一个圆。

他一看心里便像有块大石头压在上面。可偏生这石头缝里还淌着蜜,他一面觉得沉重,一面又觉得甜,实在舍不得把他拿掉。

那日他去找白晚秋,的确没与他说上半句话。可后来他没走多远,白晚秋的父亲白立山便赶过来与他说,就再给他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如果他能体面些把白晚秋迎进门,再让白晚秋有个单独遮风挡雨的住所,那他们就认了这门亲。

否则他们就要给白晚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