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7(2 / 2)

加入书签

方丁满说:“我?再回去一趟。隆哥儿你跟戍儿去你阿爹家里?再帮把手。你大哥伤了,你家里?这壮劳力?可少了一个。”

于庆隆道:“那我?们去了,父亲您回去时慢些。”

两口子来不及歇口气,又去了另一边田里?。

于家的人这会儿也都在外面。他们也在收黄豆,只不过没?有车,就?得靠人一趟趟往家里?背。

现在于大有跟于庆业就?在做这件事,而周月华则带着白晚秋负责收割。大嫂在家里?打理收回去的豆子,顺便做饭,便没?在这。

于庆隆瞧着两个人割,两个人背,割的反而是更快些。因?为田地离家颇远,再加上路太难行,来回一趟时间不短。可他们想再帮着背,也没?个能担的东西。

往家里?背作物都是用木棍木板做的一个L型的托架,板子上放完作物用绳子绑紧,再背到背上。

没?这东西背不了多少,所以于庆隆跟方戍也只能是帮着收割。

等?弄得差不多了,大伙再一起往回抱。

架子没?有,绳子倒还够用。

就?是扛在身上扎得慌,也湿重得慌。

谁知刚走了不到一半,方丁满又拉着空牛车回来了。但这牛车不是家里?的牛车,牛也不是咸蛋黄。

于庆隆问他:“父亲,您咋这么快又回来了?”

方丁满说:“你方山哥来帮忙,我?就?让他把咸蛋黄先赶回去了。我?寻思着回来应该还能帮着你爹家里?运一趟,这不是能省些力?气。”

周月华道:“谢谢亲家,还劳您特?地跑一趟。”

“谢啥,快把东西放车上吧。”

“方叔您来得可太是时候了。”于庆业比较自来熟,一边往车上放豆子一边说道,“这一程背得最多。”

他的肩头都已经?磨破了。他原也干活,肩上皮本就?是厚的,可也架不住背湿重的东西。水气一大,皮肉就?被泡得更嫩,也更容易磨破。

方丁满说:“那你瞧,我?这是不是天冷了来送炭火?”

于庆业笑说:“正是,多亏了我?方叔来。”

一伙人这便跟着笑起来,感觉压在心里?那份沉重稍稍减轻了些。

可到家里?之后却?又重新犯起愁来。

处理这些遭了水的豆子是个麻烦事。而且那剩下了半截的屋子怎么住人?可不住人,那家里?这些豆子万一丢了怎么办?

人心难测。寻常时候就?不说了。这会儿家家户户都得减产,保不准就?会有哪个不厚道的过来偷。

于大有跟周月华最后商量,让大儿子大儿媳先去亲家家里?借住些日子,他们两口子留下。

反正?这时候天还没?有特?别冷,在那半截屋里?拉个帘子弄个帐篷似的地方也能住。

于庆隆看?着心中不忍:“父亲,阿爹,咱村子里?就?没?有谁家房子大些的,有空余的吗?便就?租着住一阵也行,这里?太危险了。”

于大有说:“无妨,瞧着也不会再下雨了,能撑住。”

于庆隆知道双亲主要还是担心夜里?有人来偷,也舍不得花钱。可他也不能说自己留在这让双亲去方家住去,这样他们更不可能去,他便只能先忍下来。

其实家里?人不打算常借住在二房那也有个原因?,二房那边也没?有多余的空房间。因?为是临时隔开的,满打满算就?俩屋。一屋二叔二婶住,一屋于庆喜住。于庆喜不回来时还好?,可一回来就?不方便了。而发?了这样大的水,肯定是要回家帮忙干活的。

回去的时候,车上坐的几人都有些沉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